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氯化镁与硫酸铜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 )
A.能跟锌发生置换反应 B.能跟烧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C.溶于水后得到五色溶液 D.能跟盐酸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答案:B
7.下列每一组内各物质两两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石灰水 B.碳酸钙、盐酸、铝
C.氧化铁、稀硫酸、氯化钠溶液 D.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钠溶液
答案:A
6.下列物质中,在玻璃、洗涤剂等工业上广泛应用,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对改进它的生产技术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 )
A.碳酸钠 B.氯化钠 C.硝酸钾 D.硫酸铜
答案:A
5.表11-1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初中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表11-1
配料表 |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 |
含碘量 |
20-40mg/kg |
储藏方法 |
密封避光、防潮 |
食用方法 |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
(1)碘酸钾属于哪类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碘酸钾在受热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盐 (2)容易分解
能力提高
4.检验长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变质了,请选择适宜试剂除去杂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盐酸等酸、Na2CO3溶液等 Ca(OH)2+ Na2CO3====CaCO3↓+2NaOH等(开放题,合理即可)
3.在熟石灰、碳酸钠、氯化钠三种物质中,可用于配制医用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家庭蒸馒头常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能用来改变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氯化钠 碳酸钠 熟石灰
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解,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AgNO3和BaCl2 D.KCl和CuSO4
答案:D
基础巩固
1.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主要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过滤、溶解、蒸发 B.溶解、蒸发、过滤
C.蒸发、溶解、过滤 D.溶解、过滤、蒸发
答案:D
6、2003年6月,西安北郊古墓中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1)如果让你对出土的“西汉美酒”进行探究,你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报道引发了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关注,他们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铜器表面附着的绿包固体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猜 想: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绿色固体物质可能是铜绿
设计与实验: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A B C
实验结论:绿色固休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装置内的空气因素忽略不计)
表达与交流:①上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是:a _________;b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完成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铁、硫酸、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试验:(1)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2)取废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3)另取废液,向其中加入铁粉后,产生大量气泡。根据以上试验现象可推断,废液中肯定含有______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