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对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的考查。如例4
[典例精析]
例1:(玉林市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红光,生成黑色固体
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考查大家对物质燃烧现象的认识情况,只要大家对各种物质燃烧的现象与有关实验的结合,并能准确记忆,则不难作出判断。
答案:选D。
例2:(菏泽市中考)在一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
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2 |
2 |
84 |
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4 |
0 |
14 |
试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是考查化学反应类型的试题。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特点是“多生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生多”;置换反应的特点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两种化合物”。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应后Y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g,反应后Q物质的质量增加了9g,而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却减少了84g。由此可知,物质X的质量一定会增加。该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一生多”的特点,所以是分解反应。
答案:选C。
例3:(黄冈市中考)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解析:此题是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的试题。解答时大家一定要把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在本题中的A、B、D三个反应中均没有新物质产生,所以是物理变化。
答案:选C。
例4:(临沂市中考)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固体和液体试剂各一瓶,小明同学分别取这两种试剂各少量,放入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1)[提出问题]探究产生的气体为何种气体
(2)[猜想]小明猜想该气体可能是氢气,你认为还可能是(列举两种)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从你的猜想中选择一种气体,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要求答出选择了何种气体,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4)假如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他欲用上述两种试剂制取氢气,请你帮助他从下图中选取制取装置:发生装置为(填装置标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 能收集氢气的装置为______。
解析:本题是对未知气体性质进行探究试题。解答时,首先根据“无色无味的气体”提出猜想“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碳”,然后根据猜想,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答案:(2)氧气、二氧化碳
(3)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二氧化碳:将燃烧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火焰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或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4)B, C、D
[常见误区]
3.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考查。如例3
2.对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如例2
1.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考查。如例1
4.掌握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3.了解化学反应、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氧化物等概念。
2.通过木炭、硫磺、金属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2、高20 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 (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粉
(3)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 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 (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 ,其原因是 。
课题2 氧气
[考点透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