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829  2837  2843  2847  2853  2855  2859  2865  2867  2873  2879  2883  2885  2889  2895  2897  2903  2907  2909  2913  2915  2919  2921  2923  2924  2925  2927  2928  2929  2931  2933  2937  2939  2943  2945  2949  2955  2957  2963  2967  2969  2973  2979  2985  2987  2993  2997  2999  3005  3009  3015  3023  447348 

2.化学性质

氢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____火焰,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_______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物理性质

氢气是一种没有_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所以命名为氢气。

试题详情

4.答案:氢气 氧气 H2 O2 氢元素 氧元素

试题详情

3.答案:带火星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

试题详情

2.答案:气泡 1∶2

试题详情

4.实验结论: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试题详情

3.气体检验:用______________检验乙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______________检验甲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试题详情

2.实验现象:与电源相连的两极上都有______________产生,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体积少,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体积多,体积比约_____________为。

试题详情

1.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

试题详情

   活动与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

   实验方案:在三只烧杯中各倒入50 mL水,用温度计测量溶解前水的温度。分别加入2药匙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再测量温度。(如下图)

   记录:

 
溶解前的温度
溶解后的温度
温度的变化

25 ℃
25 ℃
无变化
溶解氯化钠
25 ℃
25 ℃
无变化
溶解硝酸铵
25 ℃
21 ℃
下降4 ℃
溶解氢氧化钠
25 ℃
36 ℃
上升11 ℃

   结论: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

   事实上,大多数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发生变化,如蔗糖溶液、食盐溶液。少数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如大多数铵类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降温;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后溶液升温。

   解释:物质溶于水时,通常发生两种变化:(1)扩散过程: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此过程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克服分子或离子间的作用力,扩散到水中,成为自由移动的分子或离子。此过程要吸收热量。(2)水合过程:已经扩散到水中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溶于水;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浓硫酸溶于水;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NaCl溶于水。

   [示例]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烧碱       C.蔗糖        D.石灰石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因此,可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硝酸铵和水。

   答案: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