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 1×10-14 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Al3+ Na+ NO3- Cl- B. K+ Na+ Cl- NO3-
C. K+ Na+ Cl- AlO2- D. K+ NH4+ SO32- NO3-
8. 含等物质的量NaOH的溶液分别用pH为2和3的CH3COOH溶液中和,设消耗CH3COOH溶液的体积依次为Va、Vb,则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Va > 10Vb B. Va = 10Vb C. Vb < 10Va D. Vb > 10Va
7. 在一恒定容积的容器中冲入4 mol A和2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积和温度不变,按1.2 mol A,0.6 mol B和2.8 mol 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的值为( )
A. 只能为2 B. 只能为3 C. 可能为2,也可能为3 D. 无法确定
6.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 对
A2(g) +3B2(g) 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右图所示
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图得出判断
结论正确的是( )
①达到平衡时A2的转率大小为b > a >c
②正反应的焓变一定是负值
③a. b. c三点比较,b点平衡体系中A、B原子数之比接近1:3 ④逆反应的焓变一定是△H < 0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
5. 对于反应2X(g) + Y(g) 2Z(g) 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1<T2,P1<P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T1>T2,P1>P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T1>T2,P1>P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T1>T2,P1<P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4. 在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冲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2SO2 + O2 2SO3,在相同温度达到平衡。若甲容器始终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始终保持压强不变,则达平衡所需时间( )
A. 甲需要时间短 B. 乙需要时间短
C. 甲、乙同时到达 D. 无法确定
3.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A. 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 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2. 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411.0 KJ/mol和-1366.8 KJ/mol,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
A. -44.2 KJ/mol B. +44.2 KJ/mol C. -330 KJ/mol D. +330 KJ/mol
1.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 = - 57.3 KJ/mol, 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 2×(-57.3) KJ/mol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 = 2CO(g) + O2(g) 反应的△H = 2×(+283.0) KJ/mol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21.(12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 反应的△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 KsP[Cu(OH)2]=2.2×10-20。
(3)17℃、1.01×105Pa,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NO2)=0.0300 mol·L-1、c(N2O4)=0.0120 mol·L-1。 则反应2NO2 (g)N2O4(g)的平衡常数K=
(4)现用一定量的Cu与足量的浓HNO3反应,制得1.00L已达到上述平衡的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17℃、1.01×105Pa),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 克。(保留3位有效数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