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26635  326643  326649  326653  326659  326661  326665  326671  326673  326679  326685  326689  326691  326695  326701  326703  326709  326713  326715  326719  326721  326725  326727  326729  326730  326731  326733  326734  326735  326737  326739  326743  326745  326749  326751  326755  326761  326763  326769  326773  326775  326779  326785  326791  326793  326799  326803  326805  326811  326815  326821  326829  447348 

3、如何评价“新政”和“预备立宪”?

“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内容大体出自戊戌变法,但实质却不一样,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主观目的具有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②活动本质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③客观影响具有进步性,清政府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④实际作用具有背离性,在直接影响方面,它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在根本影响上,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本质的落后性。

试题详情

2、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撤军机处,设内阁,提早实行宪政

(皇族内阁――揭示清政府立宪骗局)

试题详情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原因:为了缓和国内人民的反抗情绪

                根本目的: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

1、清政府实行“新政”

   1901年,慈禧在西安发布“变法”命令,推行“新政”实行“改革”;

试题详情

5、意义: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标志着革命进入新阶段

第12课   清政府的“新政”和各地的武装起义

试题详情

4、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试题详情

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试题详情

2、建立:1905年、日本东京

试题详情

1、条件:可能性:(1)革命思想的传播(思想条件)

(2)革命团体的建立(组织条件)

           (3)革命形势的发展(时机成熟)

       必要性:分散起义的先后失败

试题详情

(1904)华兴会――长沙――黄兴

(1904)光复会――上海――蔡元培

试题详情

4、代表人物、主要论著、主要思想

代表人物
主要论著
主要思想
(核心是:革命,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共和国。)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是“除旧布新良药”;宣传“合众共和”
邹容
《革命军》
号召推翻清政府,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
《猛回头》《警世钟》
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庭”,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