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
世界发展趋势回顾与展望 |
||
时间 |
世界各地区文明交往的特点 |
代表性事件 |
古代 世界 |
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孤立发展,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交往方式有暴力冲撞、也有和平交流。 |
亚历山大东征(暴力冲撞) 马可·波罗来华(和平交流) |
近代 世界 |
欧洲许多冒险家,通过海外探险,开辟新航路,将世界各个地区连成一体。 |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
当今 世界 |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走向全球化,人类进入“地球村”时代。 |
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全球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 |
11]
美国历史上的三位著名总统 |
||
总统 |
历史背景 |
主要贡献 |
华盛顿 |
独立战争 |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1789年,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总统后,放弃了继续担任总统的权利,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
林肯 |
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
18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同情黑人的悲惨处境,反对并希望逐渐废除野蛮的奴隶制度。南北战争期间( 1862年),先后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重要法令,大大调动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使南方军队彻底陷入了绝境。 |
罗斯福 |
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 |
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实行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核心和基础的新政。“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
10]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
||||
名称 |
开始时间 |
发明者 |
主要发明(成果) |
标志(意义) |
第一次 科技革命 |
18世纪 60年代 |
哈格里夫斯 |
珍妮纺纱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 |
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
瓦特 |
改进了蒸汽机 |
|||
史蒂芬孙 |
火车机车(以“蒸汽机”为动力机) |
|||
第二次 科技革命 |
19世纪 70年代 |
爱迪生 |
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2000多项发明 |
人类进入 电气化时代 |
卡尔·本茨 |
汽车(以“内燃机”为动力机) |
|||
莱特兄弟 |
飞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机) |
|||
第三次 科技革命 |
20世纪 四五十年代 |
|
电子计算机应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术 |
人类进入信 息化时代 |
9]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
|||
历史事件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美国独立战争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
革命目的 |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 |
为民族独立而战 |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 |
重要文件(内容提要) |
《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保护国会的权利) |
《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
《人权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
制定机构 |
国会 |
大陆会议 |
制宪会议 |
历史作用 |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使英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同时,迅速波及其他欧州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被誉为“欧洲范围的革命”。 |
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8]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战役 |
||
战役名称 |
发生时期 |
历史意义 |
南昌起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 |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飞夺泸定桥 |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长征途中) |
|
百团大战 |
抗日战争期间 |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解放战争期间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
解放战争期间 |
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 |
渡江战役 |
解放战争期间 |
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
7]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次重要会议 |
|||
会议名称 |
时间地点 |
内容 |
历史作用 |
中共一大 |
1921年上海 |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中国革命的面 目焕然一新。 |
遵义会议 |
1935年遵义 |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是党的历史上 一个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
11届三中 全会 |
1978年北京 |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
是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会建设 史上的伟大转 折。 |
6]
中国近代屈辱史 |
|||
战争 |
签订的条约 |
条约的主要内容 |
影 响 |
鸦 片中 战英 争 |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 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 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 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 同英国商定。 |
中国的国家主权 和领土完整遭到 破坏,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
甲 午中 战日 争 |
《马关条约》(《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 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 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等。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民族危机及半殖民 化程度。 |
侵八 华国 战联 争军 |
《辛丑条约》 |
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 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 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 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 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 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清政府完全成为西 方列强统治中国的 工具,变成了“洋 人的朝廷”,中国完 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
5]
台湾与中央政府关系简史 |
|
历史时期 |
主要事件及影响 |
明末清初 |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
清朝 |
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新中国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 |
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
4]
新疆与中央政府关系简史 |
|
历史时期 |
主要事件及影响 |
汉 |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
清朝 |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设伊犁将军,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
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
|
新中国 |
解决新疆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3]
西藏与中央政府关系简史 |
|
历史时期 |
主要事件及影响 |
唐朝 |
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
清朝 |
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
新中国 |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决西藏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