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26768  326776  326782  326786  326792  326794  326798  326804  326806  326812  326818  326822  326824  326828  326834  326836  326842  326846  326848  326852  326854  326858  326860  326862  326863  326864  326866  326867  326868  326870  326872  326876  326878  326882  326884  326888  326894  326896  326902  326906  326908  326912  326918  326924  326926  326932  326936  326938  326944  326948  326954  326962  447348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2、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感恩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台湾 ④西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1980年,我国打开对外开放窗口的措施是                   (  )

A、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城市

C、成立海南省       D、开发上海浦东

5、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我国政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

A、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    C、平等谈判   D、两岸两制

7、在1954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一国两制

8、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哪一年              (  )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9、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    (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袁隆平   D、王进喜

10、我国1970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

A、东方红一号   B、神州一号    C、神州六号    D、长征一号

试题详情

8、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抱着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和远见卓识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建议从现在开始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得到邓小平同志的赞许,并当即作了重要批示。这一计划被称为“863”计划,1987年该计划正式组织实施。

试题详情

7、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全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2001年,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大会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试题详情

6、万隆会议: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国际会议,于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针对帝国主义的破坏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试题详情

5、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试题详情

4、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

试题详情

3、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1987年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同时作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2年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试题详情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改革同时,我国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试题详情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实际上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试题详情

课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8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时间

 
 
 
 
内容


 
 
 
意义



 

第9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目的

 
 
 
 
意义



 

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特点

 
 
 
 
第10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第11课
民族区域自治

 
 
 
 
第12课
“一国两制”
目的

 
 
 
 
提出者

 
 
 
 
内容

 
 
 
 
作用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时间

 
 
 
 
意义


 
 

第13课
对台基本方针

 
 
 
 
第15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意义


 
 
 
万隆会议
时间

 
 
 
 
方针


 
 

第16课
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第17课
“两弹一星”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第18课
863计划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