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8、二战后美国霸权政策的表现 及其霸权地位的兴衰
答:1)对欧洲的冷战政策: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2)对亚洲的侵略战争的政策:侵略朝鲜的战争、侵略越南的战争、干涉中国收复台湾。
3)二战后美国凭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推行霸权政策;到70年代霸权地位衰落,表现在对呀走的侵略战争失败,对欧洲资本主义的控制减弱,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与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局面。
17、美国历史上发生在其本土的战争有哪两次?这两次战争有何异同点?(原因、性质、影响等)
为什么说两次战争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答:1)美国发生在本土的战争有: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
2)相同点:两次战争发生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障碍、都排除英国的干扰,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独立战争是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独立战争的性质,使美国赢得了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外部障碍;内战是由于南方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内部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因为两次战争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障碍引起的,两次革命分别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所以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18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原因?
2) 二战中削弱了欧洲日本等国,无力与美国竞争;2)美国倾销物资,输出资本,压榨别国人民,获取高额利润。3)二战中美国远离本土,参战较晚损失小;4)二战期间呈战争机会与交战双方大做军火生意,大发横财;5)罗斯福新政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16.列举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形成的三组对立集团。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轴心国集团-反法西斯同盟,北约--华约)
15.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组织(5)(联合国、北约、华约、欧共体、七十七国集团)
14.概述世界近现代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试结合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答:1)工业革命:(课本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开始对外迅速扩张,亚非拉美地区成为它们的殖民地。2)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见大对外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3)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导致第三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更加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列举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解决方案。
答:1)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人控增长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毒品蔓延、国际恐怖活动猖獗、核武器扩散等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过节合作共同努力
3)地区冲突、民族冲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需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法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尽量调节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12、看课本69页1950-1970年资本主义国家年均增长率的比较图,分析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及这一特征出现的原因。这种发展态势能持久吗?用事实说明。
1)特征;资本主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称为“黄金时期”
1) 原因:(1)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各国效仿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指导,促进了经济的繁荣。(3)美国对西欧,日本经济的援助,提供了充足的资金(4)各国的经济技术基础好,非常重视科技教育。
3)不能持久。事实说明:1973-1975年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滞涨”阶段,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多明显放慢。
10、二战中反法西斯力量取胜的原因?答: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得以是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似非正义的。多行不义必自毙正义的事业和力量必胜,
2)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发展是战争胜力的根本保证。团结就是力量,联合才能胜利。
11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德两国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它们之间最突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是什么?
1) 措施:美国,实行罗希福新政,在不干涉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首先调整银行,重在调整工业。
德国:希特勒上台执政,形成了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希特勒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建立法西斯恐怖专政。
2) 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两国都不同程度的加强了政府的权力。
不同点: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通过内部调节消除经济危机;德国实施的是法西斯专政,对内实行独裁对外实行侵略来转嫁危机。罗斯福新政基本上是美国的经济恢复过来,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纺粘产生了良好的深远的影响,而法西斯统治不但没有摆脱经济危机,反而使本国和世界人民遭受战争之苦,造成了更深的灾难。
8.在一战后到二战后其召开的国际会议有哪些内容涉及中国权益,分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由此你有何认识?
答:一战后: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华盛顿会议上《九国公约》宣称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充分反映了会议的实力外交原则,广大中小国家处于无权的地位,弱国无外交。
二战后期的开罗会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台湾等领土必须归还,为中国收回这些地区提供了保障;雅尔塔会议决定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决定战后成立的两合国中中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说明中国作为反法西斯的主要国家之一,国际地位与一战时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9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法西斯国家以希特勒德国为中心,它的生命是建立在闪击进攻之上的,一旦停止进攻,它的生命就完结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关系全局,德国集中主力争夺。后遭到城下全歼惨败,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此一蹶不振。不久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二战的转折点
7、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898年中国也进行了类似的戊戌变法却历经百日而失败,试析两者成败的原因。答:1)从国内环境来看:日本明治维新前,形成力量强大的倒幕牌,经过倒幕运动推翻了改革的障碍-幕府统治,而中国的维新派只依靠一个毫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又加上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在其阻挠破坏下不可能胜利。2)从国际环境来看:日本明治维新发生于1868年,当时西方国家对其侵略力度小,且主要侵略中国,对其变法没有什么干涉,有较好的国际条件;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此时西方国家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国的变法运动加以干涉,不允许改革成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