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27688  327696  327702  327706  327712  327714  327718  327724  327726  327732  327738  327742  327744  327748  327754  327756  327762  327766  327768  327772  327774  327778  327780  327782  327783  327784  327786  327787  327788  327790  327792  327796  327798  327802  327804  327808  327814  327816  327822  327826  327828  327832  327838  327844  327846  327852  327856  327858  327864  327868  327874  327882  447348 

3、  山顶洞人:(1)时间:生活年代距今约18000年。(2)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里。(3)生产生活状况:会打造石器,己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进入氏族社会。(4)身体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试题详情

2、  北京人:(1)时间、地点: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2)生产生活状况:会打造器,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3)身体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试题详情

1、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1)    时间、地点: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云南元谋县。(2)生产: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试题详情

(四)1978年以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内容: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还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对内改革: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意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措施:①农村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社会化服务和乡镇企业、集体经济。

城市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

对外开放:

目的: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过程:先建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接着开放一批沿海港口城市;成立海南省、上海浦东开放区;开放内地。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这个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3)1987年,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章,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6)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到1999年底)

  ①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翻

②农业生产实现稳产增产,粮食、棉花产量跃居世界首位。13亿人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新建成了上海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矿企业。我国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④人民的生活开始进入小康社会。

试题详情

(三)1956年----1966年:全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八大的主要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结果:由于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准备不足,八大的路线和意见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2、严重失误: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没有认识清楚国情;急于求成。

后果:“左”倾错误严重泛滥;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

3、有益探索:1960年,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

措施:对农村政策进行调整,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保证重点工程;在农村纠正“共产风”,精简城市职工,压缩城镇粮食供应。

意义:使国民经济全面好转,渡过严重困难时期。

4、1956年----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①钢、煤、原油、发电等主要工业品产量 都有很大增长大庆油田建成使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②新兴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意义: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试题详情

(二)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

中共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要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三大改造。

(1)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编制并实施了“一五”计划(1953--1957)

成就: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①工业方面: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鞍山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大批基本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有高级合金钢、有色金属冶炼等新的工业部门;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②农业方面: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粮棉产量连续增产。

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有很大发展。建成长江上第一座桥梁--武汉长江大桥;新建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铺到了西藏,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西藏的联系

   “一五”计划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国家开始了三大改造(1953-1956底):

①对农业改造的原因和途径:原因是农民个体经济分散、落后,很难发展大生产,农产品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途径: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对手工业者改造途径:参加手工业者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途径:实行公私合营或全行业公司合营

意义: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试题详情

(一)1949年-1952年,巩固新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

(1)面对贫穷、落后的现状(国情),党和政府采取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巩固了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以稳定物价;③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④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发展生产。

结果: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好水平,物价稳定,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意义:为我国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2)新解放区三亿多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背景),中央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意义: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政治上、经济上翻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试题详情

内容:提出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明确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试题详情

12、西藏问题

(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

①唐朝时,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嫁到吐蕃(今西藏),吐蕃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中国历史》第二册19页]

②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西藏行政,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中国历史》第二册62页]

③清朝初期,确立了中央政府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对西藏的管辖大大加强。

(2)1888年,英国入侵西藏,清政府指使西藏地方政府求和,使英国取得进一步侵略西藏的有利条件。1913年,英国召集北洋军阀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在印度西姆拉开会,英国提出将西藏从中国分割出去,由英国统治的无理要求,遭到北洋政府代表的坚决反对。会后,英国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捏造了一条所谓的中印东段边界“麦克马洪”线,以后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这条所谓的中印边界线。

(3)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历史》第四册104页]

①时间:1951年5月

②意义: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标志着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③[《全品复习方案》第52页第13题]

试题详情

11、新疆问题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史实

①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后于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从此,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历史》第一册73页]

②东汉政府先后派窦固、窦宣打败北匈奴,恢复对西域的统治。公元前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后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促使西域和内地联系更加密切。[《中国历史》第一册71页和74页]

③唐太宗打败东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唐高宗灭西突厥;武则天时设立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中国历史》第二册15页]

④清朝乾隆帝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地区,还派军队驻扎新疆各地,加强了对西北的统治。[《中国历史》第三册2页]

⑤19世纪70年代末,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后又以武力协助中央政府通过谈判,于80年代初从俄国手中收回伊犁。意义: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中国历史》第三册55-56页][《全品复习方案》第26页第5问]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