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淝水之战:(1)317年,皇族__________重建晋朝,都城在__________,历史称为_______。________年,大将________自立为帝,国号“________”,结束了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称为“__________”。(2)4世纪后期________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________重用________为丞相,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________年,________征集了80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却遭到了大败,这是一次以_____胜_____的战例。(3)淝水之战给后人留下了两个成语,即________和________。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a.江南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b.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逃避北方战乱,逃往________,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他们带去了__________,带去了________________。
c.江南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农业方面)
a.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_________,大片的荒地_________。b.江南以__________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________、__________也得到推广;c._____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3)开发区域:东晋、南朝时期,___________一带农业发展迅速,________、_________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4)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__________________,为经济重心逐渐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5、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①北方统一: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_______族,建立了_______,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②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的交往,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上相互影响,_________已经成为趋势。③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___________________,孝文帝进行了改革。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①迁都________;
②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_____、_____改革;
③主要的改革措施:迁都以后,主要的措施包括:(1)说_____语,穿_____服改____ 姓;(2)鼓励与汉族_____; (3)采用汉族的_____; (4)学习汉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作用(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是统治阶级为了适应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主动采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措施,为以后隋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内迁各族:从东汉末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1、西晋的灭亡:曹丕死后,司马懿控制了魏国的大权,三国中________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________篡夺了皇位,建立了________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____年,西晋灭掉了________国,结束了分裂局面。到西晋第二代皇帝__________在位时,由于腐败,造成混乱,316 年,__________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1)识记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开发的史实; (见书本_____页)
(2)识记并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见书本_____页)
11、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从哪位皇帝开始把儒家学说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各有何积极作用?
1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语出自( )
A、孔武 B、孙膑 C、韩非子 D、孟子
9、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韩非子 B、孔子 C、墨子 D、老子
8、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佤,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7、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6、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编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天工开物 B、水经注 C、《金刚经》 D、《梦溪笔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