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28572  328580  328586  328590  328596  328598  328602  328608  328610  328616  328622  328626  328628  328632  328638  328640  328646  328650  328652  328656  328658  328662  328664  328666  328667  328668  328670  328671  328672  328674  328676  328680  328682  328686  328688  328692  328698  328700  328706  328710  328712  328716  328722  328728  328730  328736  328740  328742  328748  328752  328758  328766  447348 

10.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应鬼子都杀尽……”。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国

B.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矛盾的激化

C.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D.说明了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

试题详情

9.“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真正目的是     ( )

A.利用其反对洋教           B.纵容其发展

C.控制和利用             D.坚决镇压

试题详情

8.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变法急于求成

B.变法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

C.变法触动了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

D.变法缺乏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试题详情

7.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    ( )

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试题详情

6.《定国是诏》颁布后,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这是因为《定国是诏》                   ( )

①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 ③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④废除科举制度,改试策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5.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近代出现了一系列思想解放潮流。下列图片与十九世纪末那次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相匹配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关的是     

( )

试题详情

4.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试题详情

3.“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变法看似简单,成功太难。不是你的就别再勉强。夜深了你还不想睡,你还在想着它吗?多余的痴情,老佛爷她不懂心疼。当初我不该帮你皇上,算了吧,就这样忘了吧!该放就放,再想也没有用,反正大清也没有几年啦!你总该为自己想想未来!”引文中说明的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试题详情

2.下列观点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相符的是               ( )

A.治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

B.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也,非机械、工艺也

C.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成,二者行斯强也

D.当世恶疾者,帝制为最,惟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

试题详情

1.“今之国若有十万之富豪,则胜于百万之劲卒”,“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 )

A.魏源               B.洪秀全

C.倭仁               D.郑观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