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D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唐初的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土地,
而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
的发展。
3.B②编户齐民出现于西汉,应排在首位,④苏州机户出现于
明朝,应排在末位,由首尾可确定答案。
2.A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张是“ 兼爱”和“ 非攻”,“ 兼爱”就是要
求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戴,“ 非攻”就是反对战争行为,爱好
和平。
1.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商汤、武王在当时都是奴
隶主贵族,由此否定A 项。当时他们和斗争对象的关系是
君臣关系,可否定C 项。从战争的结果看,D项不符合
实际。
31.16 世纪到19 世纪,英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哪三次重大变革?这三次变革是怎样发生的?简述这三次变革
对英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12 分)
2006年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试卷(九)
测试报告
[测试总评] 本试卷难度与2005 年江苏卷相比基本持平,由上表显示,试卷的区分度较为理想,试题的测试效果较为显著,这反映了测试班级的总体水平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测试效果。本次测试反映了考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也暴露了若干问题:①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需要加强;②比较、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③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尚有欠缺;$
要进一步加强知识的迁移能力。
29. 战国时期和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试结合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诸方面比较这两个历史阶段的不同特征。(12 30.19 世纪60 年代以来至90 年代末,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不断地向西方学习,使这一时期中国
近代化进程得到很大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进程在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有哪些表现。(6分)
(2)上述近代化进程的结果如何?(4 分)
(3)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4 分)
25.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
A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开始形成B 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5分)
24. 进入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的新特点是
A逐渐形成美苏争夺霸权的局面B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C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D 形成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局面
23.1939年9 月慕尼黑会议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A 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B 禁止当事国代表出席会议
C 大国推行强权政治D 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