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28898  328906  328912  328916  328922  328924  328928  328934  328936  328942  328948  328952  328954  328958  328964  328966  328972  328976  328978  328982  328984  328988  328990  328992  328993  328994  328996  328997  328998  329000  329002  329006  329008  329012  329014  329018  329024  329026  329032  329036  329038  329042  329048  329054  329056  329062  329066  329068  329074  329078  329084  329092  447348 

1、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原因是什么?简述隋唐以前造船业的发展过程。

试题详情

2、隋唐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

①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可到达马来半岛、印度和波斯湾。此外还有著名的南北大动脉──京杭大运河。

②政府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比如租庸调制和均田制,使农民得到了土地和生产时间,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民族交往频繁。隋唐时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

④政府采取对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唐代与日本、朝鲜、印度、中亚、西亚各国的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政府还曾在广州设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思考题:

试题详情

1、隋唐时期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耕作水平进-步提高,两年三熟耕作制在南方推广;南方的手工业和商业逐步繁荣起来,特别是扬州等地。

其发展原因有:北方长期战乱,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大规模南迁;南方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外商路的变化推动了南方对外贸易的发展。

试题详情

2、特点:                         

基础网络

作用
 
 
①使唐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赋税收入相对增加,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②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惟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③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

问题
 
 
地位: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

①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越来越严重。

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杂,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因素
 
 
①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②前期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③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④对外政策较开明,中外经济交流频繁。

江南开发
 
 
表现:圩田更普遍,烧山垦地现象也增多。

利弊
 
 
农业发展
 
 
①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②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农业发展
 
 
①大运河利于灌溉,唐设专官管水利,水利工程多,仅江南就超过六朝总和。

②创制筒车,发明曲辕犁。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唐中期开始收茶税。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类型
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丝麻为主,除自己消费外,还纳庸调,剩余部分作商品出卖。
 
官府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产品供皇室、贵族、官僚和军队消费。

手工业发达
 
私营手工业:从事商品生产,作坊一般较小。

分布广:丝麻织品遍布全国,瓷窑分布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铁产地有一百多处。

规模大、产量多:造世界最大海船,过波斯湾须换小船;唐初仅洪州就造海船五百艘。

分工细品类繁
 
 
特点
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丝麻为主,除自己消费外,还纳庸调,剩余部分作商品出卖。
 
纺织:丝织品有十几类,每类又分许多品种,绫就有20多种。

陶瓷:唐三彩,开辟了彩瓷道路:青瓷中的秘色瓷,唐时已出现。

冶铸:遍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技艺高
 
 
 
造船: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丝织:发掘的丝织品吸收了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商业繁荣
 
 
 
交通: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商船往来不绝。

货币统一
 
 
隋:仍铸五株钱。

唐:高祖“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成为以后历代货币的范式。

市场
发达
 
 
 
①固定交易场所叫市,有官员管理物价、税收;市中有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的邸店.也有专营货币存贷的柜坊,这是最早的银行雏形。

②店铺不能任意扩大,市的买卖受时间限制,唐后期有夜市。农村和偏远地区: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长安
洛阳
 
 
 
 




 
 
 
①隋唐两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商业大都会。

②长安有坊、市、市分东西两市,各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集四方珍奇。

③武则天时于洛阳引漕渠开新潭。“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

扬州
成都
 
 
 
 
 
①长江流域东西两中心。

②扬州是江南物产的集散地,各国商人在此云集。唐后期,扬州成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

③成都物产富饶,有“扬一益二”之谚语,工商业地位重要。

社会生活
 
 
 
原因:中外交流、边疆与内地交往频繁,各族各国生活习俗渗入中原地区。

影响:导致社会生活发生较大变化,出现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

重点、难点、考点

试题详情

1、原因:                                   

试题详情

2、扬州和成都:①地位:               

②扬州:A、                   

B、                   

C、                           

D、                    

③成都:                       

试题详情

1、长安和洛阳:①地位:                            

②长安:A、                           

B、                      

③洛阳:                        

试题详情

4、经商人数增加:①国内:                            

②胡商:                            

试题详情

3、市场发达:①交易场所:                    

②市场管理:                   

③经营机构:A、邸店:                      

B、柜坊:职能:                   

     影响:                   

④经营规模:                  

⑤交易时间:A、市:       

B、唐朝后期:                    

C、农   村: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