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及评价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是考试科目;举是举荐.由地方分科举人,参加考试选拔。
南北朝末年,士族已日趋没落,庶族地主势力日益上升。北周时,官员升迁已不再全凭家世门第,九品中正制逐渐失去作用。隋朝统一全国后,随着统一封建中央集权国家重建的需要,隋文帝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法,将选官之权收归中央。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①它确立的选官形式和程序,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
②使大批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官吏来源和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③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
④科举制把选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
因此,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贞观年间立进士、明经两科,逐渐成为主要考试科目;玄宗时,诗赋又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因此士人把主要精力应付诗赋、经义考试,忽视了实用性学问。又由于科举制在实行中逐渐被权贵把持,唐中期后,权贵干扰主考官、考生奔走权门私托败坏了考试的公平性。北宋进一步严格考试程序,考试又实行糊名法,才使考官舞弊现象受到节制。明朝“八股取士”,科举制遂成为专制主义政权钳制思想、培养奴仆的工具了。
思考题:
2、关于两税法的评价
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上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变革。
①它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人。
②它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以土地和财产为征税依据,意味着封建官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③两税法与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相比要合理一些。因为租庸调制下,田连阡陌的地主与占少量土地的农民交税完全一样。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封建社会主要为土地)为征税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富不均现象;同时因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从而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收入,也可相应地减轻农民负担。
但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故越来越严重;地主千方百计隐瞒财产,将赋税转嫁到租佃农民头上,而政府在两税之外又增加许多杂税,因而农民负担更加沉重。两税法只严格地执行了一个很短的时期。
1、隋唐时期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行的制度革新?
7、局 限 性:①
②
基础网络
|
中书省:决策机构,草拟、颁发诏令。
|
尚书省:行政机构,执行政令。
|
②相权分为三,官品又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中国官制的重大变革,历朝基本沿袭。
|
完善:唐:贞观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时高官主持考试,后成定制。
①冲破世家大族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
|
③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人才选拔和官吏任命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集权,利于政局稳定。
均田制:隋唐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
|
|
|
调:每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绢和布。
庸:服徭役期限内,不去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不受年龄限制。
|
|
②赋税收入有保障,府兵制得到巩固。
|
|
|
①每户按资产纳户税,按田亩交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
②-年分夏、秋两季两次纳税。
重点、难点、考点
7、作 用:①
②
③
④
6、特 点:
5、主要内容:①
②
③
4、人 物:
3、时 间:
2、目 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