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朵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不能反映的情况
是 ( )
A.工匠技术水平 B.出现劳务市场 C.存在失业现象 D.实行计时工资
8.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后,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据
此判断,这幅画应是 ( )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7.宋朝曾把与契丹族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
|
A.实现统一后 B.澶渊之盟后 C.东京保卫后后 D.宋金和议后
6.唐朝纳税户数和赋税收入表:
年份 |
纳税户数 |
中央赋税收入 |
大历14年(779年) |
120万户 |
1200万贯(包括盐利) |
建中元年(780年) |
310万户 |
1350万贯(不包括盐利) |
以下哪种说法最能体现表格中所反映的内容 ( )
A.由于国家人口大幅增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B.纳税面扩大,虽税种不增加,但国家收入增长
C.地主阶级腐朽,地主官僚任意增加税额
D.封建政府腐败,虽然国家人口大幅增长,但中央赋税收入增长有限
5.以下属于我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有 ( )
(1)封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性质
(2)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3)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
(4)各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等因素的考虑
A.(1)(2)(3) B.(2)(3)(4) C.(1)(3)(4) D.(1)(2)(4)
4.下列诗句描述的是隋唐时期的经济状况,其中对经济持续发展不利的是 ( )
A.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B.药辅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C.炉火照天地,经星乱紫烟 D.海将盐做雪,山用火耕田
3.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是 ( )
A.水排 B.耧车 C.翻车 D.筒车
2.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 )
A.秦朝和隋朝 B.隋朝和唐朝
C.秦朝和元朝 D.唐朝和元朝
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在执政期
间实施了 ( )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的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45.(20分)
材料一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
材料二 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材料三 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1)依据材料二,理解材料一洋务运动“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这句话的含义。(4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8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其主要原因。(4分)
(3)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