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29021  329029  329035  329039  329045  329047  329051  329057  329059  329065  329071  329075  329077  329081  329087  329089  329095  329099  329101  329105  329107  329111  329113  329115  329116  329117  329119  329120  329121  329123  329125  329129  329131  329135  329137  329141  329147  329149  329155  329159  329161  329165  329171  329177  329179  329185  329189  329191  329197  329201  329207  329215  447348 

△. 人民军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回答40-44题:

40.   南昌起义最深远的历史意义是:                 ( ) A.创建了人民军队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41.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中,对中国革命影响最大的决策是:  ( ) A.决定放弃夺取长沙的计划   B.建立了一支人民革命军队 C.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42.   200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下列名称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①工农革命军   ②中国工农红军   ③八路军   ④解放军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43.   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该诗说明红军长征:  ( ) ①冲破了国民党的围堵 ②战胜了险恶的自然环境 ③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④体现了北上抗日的决心和意志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4.   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         ( )

试题详情

△.中国历来重视对外交往,兼收并蓄,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回答36-39题。

36.   下列唐代图片最能共同说明唐文化怎样的特征:    ( ) A.全面繁荣    B.兼容并蓄 C.世界领先    D.影响深远

37.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了筹备组,准备隆重纪念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现在之所以纪念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因为其:                  (  ) A.宣扬了明朝的国威,显示实力  B.发展了古代的对外贸易 C.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8.   南京国民政府虽然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但其对外政策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也能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南京国民政府在对外政策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 A.没有承认《西姆拉条约》B.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D.宣布英美等国攫取的治外法权被废除

39.   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 A.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 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试题详情

△.农村、农民、农业在历史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回答27-31题:

27.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维护农民阶级利益       B、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D、适应当时社会条件

28.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需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评价是:        ( ) A、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B、合理调整抗日各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地主的基本利益  D、把巩固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的结合起来

29.《天朝田亩制度》与《中国土地法大纲》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 ) A、没收地主土地       B、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废除土地私有制         D、不具备可行性

30.   1978年,我国农村生产单位从人民公社转到实行家庭承包的根本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的分散性  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对“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 D、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3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1953年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 ) A.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D.坚持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

试题详情

△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地位不同,据此回答23-26题:

23.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 )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24.   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把传统儒家学说与西方的政治学说相结合,表明其对儒家的态度是:                  ( ) A.利用 B.吸收 C.继承 D.反对

25.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 ) A.思想内容变化 B.社会环境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26.   17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吴虞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             ( ) 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吴虞偏激

试题详情

△ .年代是历史的航标。回答18-22题:

18.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于:( ) A.公元前3世纪后期    B.公元前3世纪前期 C.公元前2世纪后期    D.公元前2世纪前期

19.   西域都护的设置和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间距多少年?:  ( ) A.157年 B.156年 C.285年 D.170年

20.   某电视剧剧组拍摄《中国崛起》时有一组“中国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大事回放”场景,我们可断定入选的是  A A.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B.武昌起义、中共诞生 C.五四运动、长征胜利 D.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成立

21.   2007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从英国割占香港岛到香港回归大约经历了:( ) A.100年   B.150年   C.155年 D.165年

22.   近日,台湾当局想废除“民国纪年”,正在评估“民国改西元”的可行性。那么,“民国纪年”开始于 :            (  ) A. 1911年  B. 1912年   C. 1913年   D. 1914年

试题详情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据此回答15-17题:

15.   吕不韦本为大商人,后做了秦国的丞相;孔子学生子贡也“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这种现象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商人的社会地位崇高   B.商人政治上非常活跃 C.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D.政府采取抑商政策

16.   明朝时期江浙地区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市镇与战国时期的城市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          ( ) ①多为工商业城市②有些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 ③呈现专业化特色④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①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体制 ②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实行生产改革,以实现厂矿经营管理的企业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④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货币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回答11-14题:

11.   下列古币中,你认为哪些是假币            (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秦朝统一币制客观上加重了政府对农民盘剥 B.西汉时地方上铸造货币助长了分裂割据势力 C.纸币的流通是北宋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D.一条鞭法的实行使白银成为明朝的主要货币

13.   清朝中后期的鸦片贸易导致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严重冲击中国当时的货币体系。白银外流前,约1000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鸦片战争后,约1600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农民必须以白银向国家缴纳赋税。以下对其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造成银贵钱(铜钱)贱的现象 B.便利西方殖民者控制中国海关 C.农民赋税负担加重,政府收入并没有增多 D.削弱中国经济实力,殖民者从中获取暴利

14.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结束多年物价连续暴涨局面的措施是:                    ( ) A.粮食、棉花等商品的统购统销 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C.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五”计划  D.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改造

试题详情

△.历史上,我国经济重心有一个自北向南转移的过程。回答6-10题:

6.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与前一历史阶段的明显不同之处是( ) A.先进生产力方式向边疆传播  B.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交流加强

7.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宋元时完成,以下史实最能说明这一情况的是 ( ) A.元朝开通了规模巨大的漕运和海运 B.宋元时期外交活跃,对外贸易比较频繁 C.湘江地区成为重要的棉纺织业中心 D.边疆各族人民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地区

8. 北方战乱曾经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自元至清,南北社会基本稳定,而经济重心并未北返,其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条件的差异   B. 人口密度的差异 C. 交通条件的差异   D. 人口素质的差异

9.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和民众衣食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A.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开始形成 B.商品经济繁荣,社会上广泛使用纸币 C.经济作物广泛种植,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 D.玉米、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

10.   近代我国的经济重心偏移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  ( ) A.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B. 东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C. 沿海地区易进行对外贸易 D. 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试题详情

△.民族之间的交流能够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回答1-5题:

1. 古代西域地区曾经是世界几大文明的汇集之地。促成华夏文明向这一地区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包括:             ( ) A.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    B.张骞的“凿空”之行 C.班超经营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通

2. 西汉时期除对匈奴采用和亲政策以外,还对以下哪一少数民族采用过这一政策:                       ( ) A.北匈奴   B.西南夷   c西域的乌孙   D南越

3. 唐朝时期,西迁到今新疆并丰富了当地经济文化生活的民族是:( ) A.突厥     B.回鹘     C.党项     D. 南诏

4. 立于新疆和静县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反映了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带领下,历尽艰辛、回到祖国的过程。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原因有:  ( ) ①受到沙俄的压迫与控制②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 ③清政府正确的民族政策④清朝国力的强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发展新疆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新修了 :( ) A.青藏公路 B.新藏公路 C.康藏公路  D.兰新铁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