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大传 》)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百世不迁之宗为大宗 ②五世则迁之宗是小宗
③小宗五世以后贵贱分化严重 ④小宗必须迁移到其它地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9、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3分)
图1 1895年日本马关 图2 1945年中国南京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图2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从图1到图2的历史,你能看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战争的关系如何?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35、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进入近代以后,
“耕”与“织”分离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民族工业的兴起
C、洋布的大量输入 D、洋务运动的影响
姓名 班级 得分
34、晚清一位大臣经历了对外战争失败的惨重教训,因而主张购买洋炮、洋船,他认为“以通夷
之银,量为防夷之用”。可是皇帝却斥责他“一派胡言”。该大臣经历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3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
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火耕 B、刀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32、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
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31、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羔。故
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看来,上述观念
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
C、不利于工商业资本的积累 D、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