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2007广东卷,历史,13)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3.(2007山东卷,文综,13)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2007北京卷,文综,19)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 )
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中国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1.(2007上海卷,历史,15)常熟凌巷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 )
A.互助组 B.高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
4.生活变迁:把握互联网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把握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时尚。
2007年、2008年新课标高考涉及本专题的主要考点情况列表如下:
试题分布 |
试题情景 |
主要考点 |
(2008山东卷,基本能力,44) |
歌曲《春天的故事》为情景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 |
市场经济体制 |
(2008江苏卷,历史,9) |
以图片的形式考查1956年对农业进行改造。 |
三大改造 |
(2008广东卷,历史,15) |
在农村实行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
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 |
(2007上海卷,历史,15) |
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 |
改革开放及成就 |
(2008广东卷,历史,28) |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应把握改革的背景、目的、过程、意义影响;重点把握经济特区设立的原因、实质、意义;把握加入世贸组织的必要性、过程、影响。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部分知识是热点知识,应把握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过程、实质与意义影响;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特点、本质与意义;还应补充城市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概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本专题的主要考点有: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应把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背景、过程、方针和意义影响;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教训;把握中共八大的背景、内容与意义影响;把握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大二次全会总路线的实质与危害。简单了解“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的概况。
(一)考点介绍
(1)高考将会加大对科技史的考查。近几年高考对科技史的考查,重在考查对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以此形成相关专题来体现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复习中国科技文化史,在掌握基本知识及体系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深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
(2)科技方面:要注意最重要的结论如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一方面要看科学技术是怎样促进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科技能否转化成生产力,还取决于当时的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的观念等。
(3)教育方面:封建教育与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关系。
(4)文学方面:除掌握基本的文学时代特征及文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揭示其政治经济原因注意分析近代现代史上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提高对科技进步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的认识。中国近代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与精英人才的聪明才智与辛勤努力以及对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借鉴等因素密切相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袁隆平培育成功的釉型杂交水稻,就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的单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