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7.(2004全国卷,文综Ⅱ,22)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向俄国学习
C.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 D.《中俄声明》签订
16.(2005辽宁卷,文理综合,9)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 )
①主张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
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④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06江苏卷,历史,l0)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 ( )
14.(2006重庆卷,文综,19)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 )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13.(2006天津卷,文综,14)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治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2.(2006上海卷,历史,A组12)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 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1.(2006江苏卷,历史,6)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玕《资政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10.(2007上海卷春季,历史,5)下图取自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妇女打落袋的情景。观察下图,能全面描述画面的选项是 ( )
①近代上海多新闻,中西文明汇中城
②三寸金莲爱娱乐,挥杆击球来健身
③明眸皓腕携幼儿,发髻宽袖显身份
④巾帼解放新主张,民主科学风气生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