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以来的中国发生了巨变。回答12-15题
12.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 “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林总督相反的行事”是指 ( )
A.抗击英国侵略者 B.设立译馆,翻译西学
C.虎门销烟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3.1873年上海轮船招商局章程规定: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人局作为商董,在主要港口协助商总经营业务。这段材料反映了 ( )
A.洋务民用企业管理权由商董控制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西方管理模式
C.洋务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14.右图是《取缔编结发辫告示》,依据图片中的信息,与当时
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 )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5.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思想文化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回答5-8题
5.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 )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6.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7.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
A.甲--儒,乙一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D.甲-道,乙一墨,丙--儒
8.2008年10月20日,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济南开幕,它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京剧艺术
盛会。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南方一些剧种传人北京后融合而成
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回答1-4题。
1.华夏万姓,同宗同源;慎终追远,不忘祖根。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众多华夏子孙来到黄帝出生地寻根谒祖。这种现象源自 (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宗法制
2.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郡县制
3.恩格斯指出:“他们(古希腊人)的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历史上为其它任何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恩格斯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古希腊人首创了 ( )
①差额选举制 ②比例代表制 ③元首制 ④议会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两部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内阁(政府)要对国家元首负责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3、(12分)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和有效学习方式。某同学在他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采用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两个观点作为“立论”:第一,“在‘五四’以前,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思想)文化的斗争。”第二,“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为该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加一个合适的题目。(1分)
(2)该同学在论证第一个观点时,应选择哪些典型的论据进行论证?(3分)
(3)历史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为革命的三民主义之发展而奋斗”。请举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方面继承发展了三民主义的事例。(4 分)
(4)在思考第二个观点时,该同学引用了一则材料:“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伊始,……再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进程,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篇章。”试问邓小平理论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是如何体现上述材料特点的?(4分)
21、(12分)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战后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或“挑战”的因素。
(3分)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3)“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1分)
(4)为什么说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3分)为什么说“多极化格局形成尚需待以时日”?(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