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29488  329496  329502  329506  329512  329514  329518  329524  329526  329532  329538  329542  329544  329548  329554  329556  329562  329566  329568  329572  329574  329578  329580  329582  329583  329584  329586  329587  329588  329590  329592  329596  329598  329602  329604  329608  329614  329616  329622  329626  329628  329632  329638  329644  329646  329652  329656  329658  329664  329668  329674  329682  447348 

9.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出的贡献有(   )

   ①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建立起“同盟关系”  ②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支持联合国开展的各项工作④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

   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7.促使尼克松总统访华改善中美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中美关系的呼声高涨

   C.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符合它的战略利益  

试题详情

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   )

   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重要思想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试题详情

5.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和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统治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3.1953年,中国政府最初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遗留问题

   4.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方针。当时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背景主要是(   )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D.一些国家对中国抱有敌意

试题详情

2.(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2) 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三个世界理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国家主权理论

试题详情

1.(2007·广东·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试题详情

   (1)原因: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使国家的安全战略环境有了很大改善,集中精力进行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家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这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②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③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的科学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制定对外方针的出发点。

(2)调整:①提出了不结盟政策,这是对我国始终奉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善和具体体现。②坚持对外开放政策。③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④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复习思路]

  一个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和争取国家利益。此外,外交政策的制定还受到国际形势、国内政局的影响和综合国力等因素的制约。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内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分阶段把握新中国外交政策内容的变化及原因,是把握新中国外交发展演变轨迹的基本方法。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①建国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因为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在两大阵营之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美国家的友好关系,被称为“一大片”。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原因是中美仍处于对立状态,中苏关系恶化。③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在国际上出现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是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中美关系;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苏联在北方威胁中国的安全。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逐渐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中国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

[专题检测]

试题详情

(1)原因: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方面看: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增长趋缓,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从中国方面看: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种考虑: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2)标志: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标志着中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4)存在问题:中美两国虽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影响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台湾问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