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29624  329632  329638  329642  329648  329650  329654  329660  329662  329668  329674  329678  329680  329684  329690  329692  329698  329702  329704  329708  329710  329714  329716  329718  329719  329720  329722  329723  329724  329726  329728  329732  329734  329738  329740  329744  329750  329752  329758  329762  329764  329768  329774  329780  329782  329788  329792  329794  329800  329804  329810  329818  447348 

1、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倍受统治者推崇               D.道家思想最受欢迎

试题详情

1.(华中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10分)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同一时期的不同政策会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材料一  张萌麟在《中国史纲》中指出,“当战国开场的前后,秦在‘七雄’中算是最不雄的一国,……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狄之俗。”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战国开场”时秦的“国情”(1分)和所面临的“时代潮流”分别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2)从社会转型角度看,秦所取得的“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的“成就”主要指什么(4分)?请以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中的若干具体措施为例,简要分析这些决策与“成就”之间的关系(3分)。

答案要点:

(1)国情:七国之中最落后的国家,文明程度较低(1分)。时代潮流: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1分);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统一趋势逐步形成(1分)。

(2)成就: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2分);完成了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转变(2分)。(若学生答出:如“使秦国从奴隶制逐渐转变为封建制”,亦同等给分)分析: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1分);奖励军功与按功授爵,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1分);废分封、行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分)。

试题详情

(七)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1.(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仁”的学说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有  D

①统治者要为政以德  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③万物皆源于“仁” ④反对阶级差别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 ①②

2.(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B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中获得的精神营养是  A

A.气节,健全人格            B.性本善,舍生取义

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爱友善,以德服人

4.(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   D

A.墨子       B.孙子      C.孟子       D.韩非子

5.(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B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6.(福建省莆田四中2008届高三4月月考)孔子“仁”的思想和孟子“仁政”的思想都重视:   C

A.人的生存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

7.(福建省莆田四中2008届高三4月月考)庄子是先秦诸子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他的散文总体特色是:  B

A.刚柔相济,游扬雄肆     B.文字优美,想象丰富

C.严肃凝重,深沉慷慨     D.感情真挚,叙事见长

8.(福建省莆田四中2008届高三4月月考)“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B

A.重视礼仪教化   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9.(浙江省舟山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是2007年祭孔大典推荐的五句奥运会迎宾语,这五句迎宾语体现的人文奥运理念包括   D

①团结友爱  ②崇尚道德  ③和睦相处  ④和平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山西省太原五中2009届高三10月月考)韩非认为:除国君外,无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此主张的主要意图为   C

A.以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    B.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否定贵族特权,维护君主专制  D.否定贵族特权,缓和社会矛盾

11.(湖南省湘潭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10月月考)《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D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12.(河北省衡水中学200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着“半部天书(《论语》治天下)”,其含义是   C

A.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B.他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C.孔子思想学说影响深刻   D.《论语》宣扬“君权神授”

13.(北京101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我们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的依据是  A

①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②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

③他强调“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④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北京101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下列思想家及主张中,对应正确的是   D

①老子--“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②孔子--“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③墨子--“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④韩非子--“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河南省郾城高中2009届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此言论属于   D

A.儒家实行仁政的思想    B.墨家主张节约的思想

C.法家实行法治的思想    D.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16.(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12月月考)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17.(福建省龙岩一中2009届高三5次月考)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B

A. 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18.(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四次测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19.(江苏省镇江市2009届高三三次调研)以下图片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C

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河南省豫南七校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C

A.法律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  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体现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

试题详情

(六)第六节: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1.(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二次摸底)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创新表现在  C

A.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B.平雕和浮雕技术

C.金银错新技术         D.夹纻技术

2.(山西省大同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税是我国财政的重要来源。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始于   B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3.(山西省太原五中2009届高三10月月考)下列冶铁技术,在推动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是   A

A.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B.淬火技术 

C.百炼钢技术           D.灌钢法

4.(山西省太原五中2009届高三10月月考)下列表述最能揭示下图本质的是     D

A.铁器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人口激增,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为提高效率,秦以集体耕作取代个体劳动

D.奴隶制经济基础崩溃,秦向封建国家迈进

5.(云南省昆明一中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D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

6.(云南省昆明一中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D

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

7.(山东省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一次诊断)《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B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8.(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中国的英文名字是China,是瓷器的意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商周时期已经开始使用原始瓷器   B.战国时期出现采用夹苎技术的精美瓷器

C.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出白瓷  D.唐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秘色瓷

9.(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公元前594年,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5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照当时的规定,他应该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  D

A.500亩   B.200亩      C.300亩   D.700亩

10.(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该材料涉及到商鞅改革的措施有:   C

①废井田   ②奖励耕织  ③废分封,行县制   ④统一度量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山东省济宁市2009届高三11月质检)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C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12.(山东省潍坊市普高2009届高三上期阶段评估)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C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生产工具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13.(安徽省合肥八中2009届高三三次月考)与下列图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图一所反应的是我国古代“石器锄耕”的耕作方式

②图二所反应的土地所有制形成后来被封建土地所有制所取代

③图三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耕作方式上已使用铁犁牛耕

A.①的说法正确,②③说法不正确     B.①②说法正确,③的说法不正确

C.①②③的说法都正确  D.①②③的说法都不正确

14.(湖南省张家界市2009届高三11月联考)战国后期,大商人吕不韦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帮助嬴政之父秦异人争得王位,后来吕不韦做了秦国的相国。其实质是:   C

A.吕不韦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B.战国时期的商业非常发达

C.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渗入到政治领域  D.官商勾结的现象在当时已经出现

15.(山东省聊城一中2009届上期期末综测)春秋战国时期,临淄、咸阳等城市呈现“四方辐辏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的景象 ,说明了这些地区    B

A.开始出现商业活动          B.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C.发展成为政治中心          D.建筑特色十分突出

16.(甘肃省兰州一中2009届高三三次月考)《春秋公羊传》载:“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A.出现在齐国        B.是生产工具和技术改进的结果

C.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D.推动了土地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7.(湖北省黄冈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战国时期,秦孝公去世,力主变法的商鞅被车裂而死,但新法并未被废除,故史书上说“商鞅虽死,秦法未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B

A.“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      B.新法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C.秦孝公及其继任者坚决拥护和支持新法  D.变法措施得当,未给秦国带来消极影响

试题详情

(五)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1.(山西省大同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频繁流动的真实写照,这一时期各国招募人才的主要目的是   D

A.促进社会转型              B.发展封建经济

C.打击贵族特权             D.增强本国实力

2.(浙江省舟山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大众日报》在2008年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战秦琼》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C

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

C.淹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  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

3.(山西省太原五中2009届高三10月月考)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变”体现在   C

①由封邦建国向大一统转变   ②由分封世袭向中央集权转变

③由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  ④由百家争鸣向独尊儒术转变

A. 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江苏省苏州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西周用鼎陪葬的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据最新考古发掘表明,春秋时期诸侯墓葬中也有用九鼎的现象。这种情况体现的本质特点是 D

A.春秋时冶铸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奴隶主的生活日益奢侈

C.春秋时期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天子与诸侯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5.(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联考)下列成语或典故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C

①围魏救赵  ②退避三舍  ③田氏代齐  ④卧薪尝胆  ⑤纸上谈兵  ⑥楚王问鼎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①③⑤⑥

6.(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09届高三下期一模)中国古代有很多纪年方法,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其中“三十三年春”和“赵惠文王十六年”都采用了中国古代哪一种纪年法  A

A.帝王年次纪年法  B.年号纪年法  C.干支纪年法   D.公元纪年法

7.(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四次摸底)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八佾(y ì)》。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C

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崩溃        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试题详情

(四)第四节:夏商西周的文化(未列入考纲)

试题详情

(三)第三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2008年全国文综历史新列入考纲)

1.(陕西省咸阳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商朝的历史被认为是“信史”,而夏朝的历史尚不具有“信史”的地位,主要是因为   C

A.夏朝城他的规模比较小   B.夏朝的铜器冶铸水平比较低

C.没有确认的夏朝文字    D.不能确定夏朝都城的确切位置

2.(湖南省张家界市2009届高三11月联考)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D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山东省淄博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在我国古代,“六畜”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哪一重要特点  B

A.先民养殖家畜的传统     B.种植业与家畜饲养业相结合

C.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    D.“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4.(四川省江安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三次月考)夏商周时期我国农作物品种繁多。《诗经》有关西周农作物的记载:“七月享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禾麻菽麦。”以上记载中的农作物不属于“五谷”的是  C

①黍  ②稷  ③枣  ④葵  ⑤菽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③⑤

5.(广东省四校联考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其中有一项发明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该项发明应该是  B

A.瓷器      B.丝绸     C.青铜    D.造纸印刷

试题详情

(二)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1.(华中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在下列甲骨文字(图片)中描述分封制度的是  D

A.四手共抬一               B.巡行于通卫以保卫城邑之安全

C.阡陌纵横之农田             D.执干戈以卫社稷

2.(山西省大同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史书上载“益(当时一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C

A.实行了禅让制             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帝制

3.(安徽省合肥八中2009届高三12月月考)《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C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4.(山西省大同一中2009届高三第三次考试)公元前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C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5.(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中文“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林休于成汤。”意为:“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这里的“民主”最合理的解释是     B

A.全民有权,人人为主        B.民为被统治者,主为最高统治者

C.改朝换代是人民最基本的权利    D.暴力革命是实现民主的唯一手段

6.(福建省龙岩一中2009届高三5次月考)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

A. 宗法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郡县制

7.(江苏省镇江市2009届高三三次调研)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8.(山西省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四次月考)史载,“(周)成王与(弟弟)叔虞戏,削桐叶为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你)。’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尔。’史佚曰:‘天子无戏言……。’于是遂封叔虞于唐。”这则故事讲的   C

A.禅让制    B.君主专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试题详情

(一)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未列入考纲)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