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29748  329756  329762  329766  329772  329774  329778  329784  329786  329792  329798  329802  329804  329808  329814  329816  329822  329826  329828  329832  329834  329838  329840  329842  329843  329844  329846  329847  329848  329850  329852  329856  329858  329862  329864  329868  329874  329876  329882  329886  329888  329892  329898  329904  329906  329912  329916  329918  329924  329928  329934  329942  447348 

9.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此言论最恰当的提炼是

A.反抗侵略   B.中体西用   C.政治改良   D.全盘西化

解析:理解材料的含义,应该是 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中国的伦理纲常,“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答案:B

试题详情

8.下列有关南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历史上有名的六朝古都         B.太平天国曾定都于此

C.20世纪30年代曾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D.一五计划期间曾在此修建长江大桥

解析:一五计划期间修建的是武汉长江大桥而不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是在文革时期修建的。

答案:D

试题详情

7. 17世纪末,康熙帝面临的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有

①地方叛乱  ②外来侵略  ③“西藏独立”  ④台湾分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①地方叛乱,有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②康熙帝在位时沙俄侵犯东北边境,③不符合史实,④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683年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由以上史实可判断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B

试题详情

6.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小说描写了施复夫妇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的过程,在当时他们:

  A 他们的经历在江南是十分普遍的。

B 他们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发展很快。

  C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也兼营手工业,产品大部分自己消费。

  D 他们在当时的社会上仍然是少数和个别现象。

解析:从题干可知施复夫妇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机户,明朝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他们在当时属于“少数和个别现象”,但他们从事的是商品生产,不是为自己消费,当时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他们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答案:D

试题详情

5.右图是我国诞生的第十三亿小公民,警示着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明清时期我国人口开始大规模增长,与那一赋税制度有关系?

  A 两税法   B 一条鞭法   C 更名田    D地定银

  解析:我国人口开始大规模增长开始于清初,可以否定A、B;更名田不是赋税制度,C也不正确,清初的地定银废除了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放松,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使我国的人口迅速增长。

  答案:D

试题详情

4. 封建政府进行赋税政策的调整或改革的出发点是要解决

①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②封建国家与农民的矛盾 ③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 ④政府财政危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理解赋税政策的含义,赋税是农民对国家的义务,交给国家不是给地主,所以排除①。

答案:A

试题详情

3. 关于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的活动,表达正确的是

A.因干涉中国内政被驱逐     B.成为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开端

C.得到康熙帝的重用       D.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解析:准确掌握利玛窦在中国的活动,明朝时到中国传教同时传播欧洲的科技文化,并把中国的文化传到西方,是友好交往。C项错误,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是在东汉。

答案:D

试题详情

2.秦朝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主要影响了西汉初年的哪一政治抉择?

A.“削藩”与“推恩”,加强中央集权   B.顺应民心,与民休息

C.限制商业,奖励农耕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析:关键是理解暴政的含义是统治超出了人民的承受能力。西汉吸取这一教训的措施就应该是 B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