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下列书法属于行书艺术的是 A B张旭书法
|
2.我国著名学者胡适先生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鲁迅说:“不读《老子》,不知中国的文化”。 世纪伟人毛泽东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德国有多种《老子》译本,遇到生日和婚庆,人们总要抄几句老子的话,写成条幅送人,或自己作为人生座右铭。 一位德国科学家获得一项最新科学成果,他几乎翻遍所有哲学书籍,都没有找到他的科学成果的原理的哲学依据。最后,在老子《道德经》上找到了。他异常兴奋地说:“现代科学的尖端,无非是老子在几千年前写的哲学著作的具体例证而已”!以上评论说明老子的思想是
A.博大精深 B.探讨一切具体事物
C.对后人道德人格产生深远影响 D.对自然科学产生深远影响
1.附属国除了对国王承担一定的义务外,有时还与国王统治的王朝处于战争状态,这样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于
A.内服外服制度时期 B.周朝分封制前期 C.周朝分封制中期 D.周朝分封制后期
31.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克伦威尔,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个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保守性、反动性的矛盾性人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具体史实分别说明克伦威尔的革命性和克伦威尔的保守性、反动性(7分)
证明克伦威尔具有革命性的史实:[答案]在议会中坚决与封建王权做斗争,参与《大抗议书》的起草并坚持斗争使其在议会通过;在内战中组织“新模范军”,多次打败保王党的军队,并俘虏了国王查理一世;镇压在议会中代表大贵族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长老派会议;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高潮。
证明克伦威尔具有保守性、反动性的史实:[答案]镇压代表广大平民利益的平等派和掘地派;侵略爱尔兰和苏格兰,强占爱尔兰起义者的土地;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导致人民反抗。
30.在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亚洲分别于1889年和1912年诞生了两部宪法。即《大日本帝国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试比较两部宪法的性质和内容,回答相关问题。(14分)
(1)列表比较两部宪法的性质和内容(4分)
宪法 内容 |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宪法性质 |
日本(亚洲)第一部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
政治体制 |
君主立宪政体 |
民主共和政体 |
权力归属 |
天皇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权力分配原则 |
三权分立原则;内阁对天皇负责 |
三权分立原则;责任内阁制 |
人民享有的权利 |
日本臣民有居住、言论、出版、集会、选举和被选举权利和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认可和不违背臣民义务的前提下才可享有。 |
中华民国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 |
(2)同样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但两部宪法在政治体制、权力归属和权力分配上存在着明显不同,试从这两部宪法各自诞生的背景来分析存在这种不同的原因。(4分)
[答案]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诞生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一场自下而上的辛亥革命之后,南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清政府被推翻的前提下颁布的
(3)根据宪法内容及所学知识,分别简要阐述这两部宪法颁布的意义。(4分)
[答案]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乃至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保护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果,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赋予了日本人民一定的权利。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4)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保护和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而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却很难在中国得以推行,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社会性质不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
29.学习与探究: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14分)
步骤一:美苏两极格局是形成怎样的?(1946--1955)
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1)其中:A为 杜鲁门主义 B为 北约组织成立 C为 经济互助委员会 D为 华约组织 (2
(2)思考: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根本原因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格局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答案]综合国力的强大;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对抗)(2分)
步骤二: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苏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有哪些具体表现?其他国家或国际力量发展如何?(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5分)
|
美苏对抗 |
新兴力量的崛起 |
|
20世纪50年代 |
朝鲜战争 |
西欧 |
1951年成立煤钢共同体 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
中国 |
抗美援朝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国际地位提高 |
||
日本 |
1955年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并开始迅速发展。 |
||
20世纪60年代 |
德国分裂 古巴导弹危机 |
西欧 |
1967年成立欧共体 |
中国 |
略 |
||
日本 |
经济高速发展, 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
||
第三世界国家 |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 |
||
20世纪70年代 |
越南战争 |
西欧 |
成员规模扩大,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
中国 |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
日本 |
经济发展 |
||
第三世界国家 |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
(4)在20世纪50年代到7、80年代,当欧洲、中国、日本、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发展的时候,国际关系格局又体现出怎样的特征?[答案]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1分)
步骤三:两极格局瓦解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5)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
[答案]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特征: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6)结合以上探究过程,归纳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过程。(3分)
[答案]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20世纪60、70年代,随着新兴力量的崛起,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关系中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3. 请根据该调查报告的内容归纳在历史学习中运用社会调查法的步骤?(5分)你认为社会调查法在历史学习中有哪些优点?(2分)
步骤:1。确定调查的内容及目的;2。对调查小组成员按各自特长进行分工;3。确定调查的方法及实施步骤;4。进行实地调查;5。撰写调查报告对调查活动进行总结
优点:1。掌握鲜活、丰富的史料,进行充分深入研究;2。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等。3。体现小组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增加社会阅历,提高实践技能;
1.社会经济的发展;2。思想观念的变化;3。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4。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等等
2. 根据材料,你认为影响现代中国服装变化的因素有哪些?(3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