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0016  330024  330030  330034  330040  330042  330046  330052  330054  330060  330066  330070  330072  330076  330082  330084  330090  330094  330096  330100  330102  330106  330108  330110  330111  330112  330114  330115  330116  330118  330120  330124  330126  330130  330132  330136  330142  330144  330150  330154  330156  330160  330166  330172  330174  330180  330184  330186  330192  330196  330202  330210  447348 

05.(政府职能)(2009年浙江文综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A.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 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 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试题详情

04.(文化建设)(2009年福建文综20)“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名话强调是的  C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试题详情

03.(科教兴国)(2009年广东历史21)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

A.相对论   B.日心说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试题详情

02.(三农问题)(2009年北京文综21)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国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中属于法国的是   A

A.通过立法确立小农土地所有制     B.允许农奴通过赎买获得“份地”

C.圈占土地建立资本主义农牧场     D.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地税改革

试题详情

01.(经济发展)(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B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试题详情

(六)文化建设要搞好

1.新课程实验版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4)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5)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7)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8)现代中国的文化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9)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洛克;卢梭。

(10)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世界遗产公约”;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1)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金字塔和拉美西斯二世遗迹;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

(12)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产:希腊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庙;奥林匹克遗址群;罗马的古建筑遗址群。

(1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佛罗伦萨;圣彼得大教堂。

(14)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万里长城;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昆曲。

(15)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塞内加尔的戈雷岛;奥斯威辛集中营。

2.旧大纲文综版

(1)先秦时期的文化: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文学和艺术。

(2)秦汉时期的文化:哲学与宗教;史学与文学;雕塑与绘画。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道教与佛教;唯物论思想家;文学和艺术。

(4)隋唐时期的文化:文学和艺术。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理学和史学;文学。

(6)明清时期的文化:进步的思想家;明清小说;类书、丛书的编纂;西学东渐。

(7)洋务运动:洋务派与顽固派。

(8)戊戌变法:康、梁的维新思想。

(9)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0)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2)伟大的历史转折:在徘徊中前进(含“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13)“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构想。

(14)文艺复兴。

(15)欧洲启蒙运动。

(16)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7)列宁主义的诞生。

试题详情

(五)科教兴国是战略

1.新课程实验版

(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

(2)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进化论;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3)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现代信息技术。

(4)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教育事业的发展。

2.旧大纲文综版

(1)先秦时期的文化:孔子;天文和物理;扁鹊。

(2)秦汉时期的的制度和文化:察举制;科学技术。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

(4)隋唐时期制度革新:科举制。

(5)隋唐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

(6)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科举制的发展。

(7)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王安石变法(教育措施)。

(8)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

(9)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八股取士。

(10)明清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

(1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教育措施)。

(1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教育措施)。

(13)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奴化教育。

(14)伟大的历史转折:在徘徊中前进(文化教育方面的政策调整)。

(15)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6)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技术发明或改进。

(17)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科技发明。

(18)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19)现代科学技术: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试题详情

(四)三农问题特重大

1.新课程实验版

(1)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2.旧大纲文综版

(1)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农业;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3)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编户齐民。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5)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6)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

(7)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农业。

(8)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9)“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10)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野蛮的经济掠夺。

(11)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1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土地改革。

(1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

(15)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

(16)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7)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18)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