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0273  330281  330287  330291  330297  330299  330303  330309  330311  330317  330323  330327  330329  330333  330339  330341  330347  330351  330353  330357  330359  330363  330365  330367  330368  330369  330371  330372  330373  330375  330377  330381  330383  330387  330389  330393  330399  330401  330407  330411  330413  330417  330423  330429  330431  330437  330441  330443  330449  330453  330459  330467  447348 

2、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试题详情

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试题详情

2、西汉前期,为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加强君权,还提出“君权神授”;同时提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要求统治者施仁政;在伦理道德上主张“三纲五常”;著有《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从汉武帝起,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考点98

宋明理学

试题详情

1、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

试题详情

5、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了“君舟民水”思想,同时荀子结合了法家和道家的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

考点9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试题详情

4、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为更加系统的“仁政”,还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试题详情

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方面主张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编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试题详情

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

试题详情

考点96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

试题详情

6、(简答题)从汉至元我国的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是如何发展的?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地方管理体制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对地方管理体制的强化有什么不利影响?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逐渐加强了地方的监督,但出现了藩镇割据现象,北宋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实行郡县两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管理。

(2)在分权的基础上,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建立起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王的管理体制。

(3)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劝,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w.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