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0345  330353  330359  330363  330369  330371  330375  330381  330383  330389  330395  330399  330401  330405  330411  330413  330419  330423  330425  330429  330431  330435  330437  330439  330440  330441  330443  330444  330445  330447  330449  330453  330455  330459  330461  330465  330471  330473  330479  330483  330485  330489  330495  330501  330503  330509  330513  330515  330521  330525  330531  330539  447348 

16.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试题详情

1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试题详情

14.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有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

试题详情

13.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试题详情

12.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上述材料提示我们,看待封建社会的具体制度时,应该坚持的哲学观点是  

A.辩证分析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主次矛盾的观点

试题详情

11.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实质上是封建社会的

A.公安司法制度    B.纪律监察制度   C.群众信访制度    D.三权分立制度

试题详情

10.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试题详情

9.《汉书》记载:“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为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    B.三公九卿制     C.部分恢复分封制   D.三省六部制

试题详情

8.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试题详情

7.秦始皇若生活在古代雅典,且参加每年举行的特别公民大会,其命运可能会

A.被选为至高无上的皇帝        B.当选为执政官

C.当选为元首             D.被判流放国外十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