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0371  330379  330385  330389  330395  330397  330401  330407  330409  330415  330421  330425  330427  330431  330437  330439  330445  330449  330451  330455  330457  330461  330463  330465  330466  330467  330469  330470  330471  330473  330475  330479  330481  330485  330487  330491  330497  330499  330505  330509  330511  330515  330521  330527  330529  330535  330539  330541  330547  330551  330557  330565  447348 

2.注意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

试题详情

1.在学习时,一定要紧扣“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主题。近代中国思想革新的速度极快,各种思想在相互批判与取代的同时,也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思想时,应注意时代性和阶段性,切忌片面性。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既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西方挑战的回应。

试题详情

3.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同点及不足

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革命思想的专播和新文化运动分别掀起了中国近

代三次思想解放力潮流。他们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

  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

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还用生物进化论批判旧制度。革命派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进一步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封建的正统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批判,直指孔子旧礼教;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用新的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维新思想中有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有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变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内容,但没有触及到封建政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即维新思想没有把封建制度的改革同封建经济基础的变革有机结合起来。民主革命思想虽然照搬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但民主思想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对封建思想的彻底的批判。新文化运动虽然补上了这一课,但又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也就不能指明革命的真正出路。

试题详情

2.康有为变法为何要借用经学和孔子的外衣?(怎样评价康有为的“移花接木”法?)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把西方政治学说蒙上一层儒学的外衣。其目的是利用儒家的权威来宣传变法的合理性,

从而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它既反映了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挑战的精神,及发

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而导致的中国民族资产

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

试题详情

1.评述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批志士仁人从封建地主士大夫的营垒

中分化出来,从旧的科举道路上醒悟过来,开始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知识,并逐渐

与封建主义的传统思想背离,奋起寻求救亡图存的新办法,形成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

派。康有为为实现其维新变法思想,一重视维新人才的培养;二重视维新变法的理论

准备。1891年在广州创办了一所政治教育的新型学馆-万木草堂。康有为正是以自己

的思想去影响和陶冶学生,引导他们肩负“匹夫之责”,跟着他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

到1898年戊戌变法前后近十年间受康有为教诲的学生约有千人,形成了一个以康有为

为首、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个资产阶级维新的政治群体。为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奠

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康有为从90年代初起和他的弟子梁启超等一起撰写了为维新

变法制造舆论的理论著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康有

为在这两本书里把自己从西方学来的种种东西都挂到了孔子的名下,而实际宣传的是

资产阶级维新变革的理论。康有为说他自己是掺和中西哲理“会通中西”,即把西方资

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在中国思想发

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试题详情

6、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不同点:①性质不同:“五四运动”以前,是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的思想和文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运动的主流,进入了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化思想斗争的新阶段。②领导者不

同:前者是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后者则是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③作用不同:前者促进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后者促进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试题详情

--辛亥革命时期政治

学说传入。

5、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性质、意义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③历史原因: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

偏重于阐述他们的政治主张和经济主张,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主义思想;辛亥革命后,

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以维持他们的统治;袁世凯上台后,为配合

其复辟                                                                                                                                                                                                                                                  帝制,废除了革命派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改革,在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场尊孔复古的逆流。②根本原因:一战期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这种要求,首先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就成为必然的了。

内容: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后新文化内容有了新的血液--宣传马克思主义

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

   意义: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批判,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准备了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它的局限性很明显,但很次要。

试题详情

4、什么是“西学东渐”?

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指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西学东渐:

    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一般特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

    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

    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它对中国的学术、

    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

    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

    前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西学在华传播经历四个阶段:一、

    从妄自尊大到“师长说”:--鸦片战争时期从闭关到“开眼看世界”;二、“中

学为体 西学为用”:--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技艺;三、“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

 --维新时期引进进化论

试题详情

3、如何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体:主体、本质;

  (2)用:由主体派生,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

  (3)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4)西学:指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思想,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5)“中学为体”: 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6)“西学为用”: 是采用西方近代科技,仿效其教育、赋税、武备等办洋务,挽救清王

     朝。

试题详情

2、比较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点

 同:(1).都主张学习西方;        (2).都为了国家的强大;

(3).他们自强的目的都不能实现;   (4).对人民革命的态度相同;

 异:(1).阶级立场和成分不同(根本);   (2).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

(3).所要实现的政治目的不同;    (4).对外国侵略的态度不同 

(5).开展运动的方式不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