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0383  330391  330397  330401  330407  330409  330413  330419  330421  330427  330433  330437  330439  330443  330449  330451  330457  330461  330463  330467  330469  330473  330475  330477  330478  330479  330481  330482  330483  330485  330487  330491  330493  330497  330499  330503  330509  330511  330517  330521  330523  330527  330533  330539  330541  330547  330551  330553  330559  330563  330569  330577  447348 

4.科举制的作用及局限

(1)评价

实质:科举制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

①积极作用:

A.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B.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C.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D.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②消极作用:

A.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B.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C.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D.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E.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

试题详情

3.军机处

(1)军机处设立的最初原因:西北用兵

(2)军机处的职能前后发生的变化:

由一个暂设的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号施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3)军机处的组成人员

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4)军机处的办事特点

简、速、密

(5)军机处的影响

军机处是皇帝的工作班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试题详情

2.丞相与内阁的区别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  责
中央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  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由皇帝决定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试题详情

1.全面认识和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又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2)产生原因:

经济上:封建的经济基础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自然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生产的发展。

政治上: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权维护统治。

思想上:法家的集权理论是产生的思想基础。

地理角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经济。

(3)基础和矛盾

两大基础:①经济基础: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理论基础:韩非子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

两大矛盾:①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②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4)发展历程:

 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于明清。

(5)演变趋势:

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6)特点:

皇权至上

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宣扬“君权神授”

文化专制

(7)作用:

积极作用: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对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作用:

①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十几年后土崩瓦解。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试题详情

3、清朝设立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年间

②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笔录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要点透析]

试题详情

2.明朝的内阁

①明成祖设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票拟与批红”。

试题详情

1、明朝:废除丞相,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明朝设立内阁: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借“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 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设厂卫特务机构。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试题详情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背景:唐末藩镇割据发展为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2)措施:

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

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地方上推行行省制度。

中央:①元废三省,设一省制(即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②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③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地方:设行省制(如云南、辽阳、岭北等),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行省制度巩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奠定了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影响深远。

试题详情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结构:

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  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试题详情

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背景:①汉初,刘邦分封同姓诸侯,导致诸侯国尾大不掉。②汉景帝才难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结果爆发了七国之乱。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①建立中朝  ②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③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3)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