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概况指出1960-1962年与1978年,中国共产党两次纠正自身错误采取的措施,并指出两次纠错产生了什么不同的结果。(10分)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措施: 第一次:1960年党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4分)第二次:1978年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分)
结果:第一次:根本指导思想没有变,致使“左”倾错误发展,导致“文革”。 第二次:彻底改变指导思想,清除了“左”倾错误及根源,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2分)
认识: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事业胜利的保障。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经济建设是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分)
4.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4分)相持阶段到来后,针对时局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怎样的对策?(8分)结合史实说明结果如何。(2分)
(1)实践:积极改编军队,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理论: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发表《论持久战》,指明了中国抗战前途。
(2)对策:针对国民政府消极抗战.发动百团大战;针对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提出“坚持抗日、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针对国民政府制造皖南事变,在政治上坚决反击,在军事上,重建新四军军部;针对抗日根据地严重困难,采取“三三制”、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措施巩固根据地。
(3)结果: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3.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结果怎样?(3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分别说明这两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各自结果如何?(8分)从中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3分)
(1)举三民主义的大旗,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结果失败。(3分)
(2)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指以城市为中心,举行大城市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胜利,结果失败。(2分)“走自己的路”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结果: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2分)
②建国后走“俄国人的路”指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结果在建国初期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但后来严重滞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分)“走中国自己的路”指经过不断探索,最后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结果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工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二十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水平”。(2分)
③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不管走什么路,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3分)
2. 20世纪40-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曾面临三次困难,为克服这些困难,中共分别采取过哪些措施?(12分) 从克服这些困难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40年代初出现了物资极度匮乏的困难。(1分)措施: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展大生产运动。(3分)
50年代初出现了物价猛涨、市场混乱、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的困难。(1分)措施: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统一财经,通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进行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削减国家机构经费。(3分)
60年代初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严重下滑的困难。(1分)措施: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3分)
启示: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能克服困难;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经济建设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按经济规律办事。(4分)
1.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其得失如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又是如何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你怎样评价这种渐进式的改革?
(1)变化及得失:建国初期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与人民政权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1953-1956年,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严重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6分)
(2)改革:①在农村建立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开始实行政企分开,把单一的公有制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过改革,城市经济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③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6分)
(3)评价:这种渐进式的改革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充分肯定。(2分)
14.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本来可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国民党没有把握好和谈时机,失去了两次机会,不得不退据台湾。回答:第一次机会指的是什么?(2分)国民党是如何失去的?(2分)第二次机会指的是什么?(2分)国民党又是如何失去的?(2分)这两次机会的丧失对国民党自身和中华民族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5分)
(1)第一次机会是抗战胜利后不久,经过国共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通过了一系列和平协议和决定,根据这些协议和决议,国民党在国家未来的政治、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失去: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破坏了所有协议和决议,并在战争中日益走向失败,统治走向崩溃。
(2)第二次机会指的是:1949年国共两党再次谈判,达成了协议草案,国民党在未来国家政治、经济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失去: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人民解放军随后发起渡江战役并向全国进军,摧毁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被迫退居台湾。
(3)两次机会的丧失使国民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丢失了大陆政权,成为依附于外国的割据势力。机会的丧失使中国继续内战,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使国家经济全面崩溃。并使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国家长期未能实现完全统一。
13.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化道探索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军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分别产生了哪些近代因素?分析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特点。(14分)
⑴近代因素:①军事: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戊戌变法加快海陆军的近代化。②经济:洋务引进机器生产,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同时,官僚、地主和商人也纷纷投资近代工业,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初步发展。③政治: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开展戊戌变法。④文化: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举办新式学堂,发展近代教育,传播近代科技文化;戊戌变法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8分)
⑵特点: ①近代化从军事、科技开始,逐步向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展,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②处在起步阶段,近代化因素还很弱小,且带有浓厚的封建性。③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顽固势力阻碍,近代化进程缓慢、曲折。(6分)
12.中共“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加强人民民主和法制。“八大”关于民主法制的决议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贯彻?(1分)结合史实分析其后果。(6分)“文革”结束后,中共如何从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扫除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障碍?(6分)
没有得到很好贯彻。(1分)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3分)“文革”的产生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给党和国家、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3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3分)
11.古今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中国历史“两大变局”的学说。王夫之说:春秋战国时代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李鸿章说:“我朝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春秋战国“第一次大变局”的突出表现。(2分)李鸿章所说的“大变局”有何表现?(2分) (2)简要分析这两次“大变局”发生的原因。(3分)
(3)近代前期,面对当时的“大变局”,社会各主要阶级分别作出了怎样的积极反应?(3分)
(4)中共诞生后至今,为应对这种“大变局”,进行了许多努力和斗争,试概括说明。(4分)
(1)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2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肆侵略中国,中国领土和主权大量丧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2分)
(2)原因:第一次主要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分)第二次主要是中国社会制度落后;西方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迅速崛起,到处侵略扩张。(2分)
(3)地主阶级中魏源、林则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1分)农民阶级先后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反帝斗争。(1分)资产阶级先后进行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分)
(4)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分)
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民族利益不断调整方针政策,其主要表现有哪些?(3分)
(2)抗战初期,共产党为抵抗日本侵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4分)
(3)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为维护人民利益,作了哪些努力?(3分)
(4) ) 文革结束后,结合20世纪70年代我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说明中共在工作重点和组织领导上的重大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1)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3分)
(2) ①理论: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发表《论持久战》指明了中国的抗战前途。②实践:积极改编军队,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4分)
(3)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赴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政协会议,使其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4分)
(4)20世纪70年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影响:为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