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0423  330431  330437  330441  330447  330449  330453  330459  330461  330467  330473  330477  330479  330483  330489  330491  330497  330501  330503  330507  330509  330513  330515  330517  330518  330519  330521  330522  330523  330525  330527  330531  330533  330537  330539  330543  330549  330551  330557  330561  330563  330567  330573  330579  330581  330587  330591  330593  330599  330603  330609  330617  447348 

(一)大纲版

1.中国古代的医药学成就

(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2)两汉时期: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③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④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4)隋唐时期: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要点。

(4)明清时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反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2.中国近现代史

(1)抗日战争:从1941年开始,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甚至施放毒气和进行细菌战,制造无人区,妄图消灭抗日根据地。关东军的“七三一”部队是侵华日军研究细菌战的专业部队。抗战胜利后,日军在中华大地上遗留了大量细菌弹、毒气弹,有不少仍有较大危害性,如2004年5月24日晚发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中毒事件。

(2)新中国成功防治血吸虫病:“千村薛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些是毛泽东1958年挥写的《送瘟神》诗中的名句。由此诗起,“瘟神”成了血吸虫病的代名词。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功防治血吸虫病被认为是我们国家建立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标志。

(3)2008年“5·12”大地震以来,国家也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工作,防止出现“大灾之后的大疫”。

3.世界近现代史

(1)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封建国家的殖民扩张开始,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除了屠杀和奴役外,还带来了麻疹、流感、百日咳、天花等传染病。

(2)17世纪至20世纪初科技成就: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了“高温消毒法”一些传染病防治疫苗,奠定了微生物的基础。

试题详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009年11月9日下午来到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考察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发与检验工作,并在现场召开了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会议。他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继续坚持依法、科学、有序防治的原则,坚持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坚持强化预防、突出重点、加强救治、减少危害的防控策略,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稳定。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2009年12月17日宣布,世界上首个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中成药“金花清感方”现已进入新药研发阶段。“金花清感方”是从100多个治疗温热病的历史名方中精选出来的,主要以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为依据。作为一个有效方剂,“金花清感方”将在北京市28家中医院和一些综合性医院用于治疗甲型H1N1流感。预计明年1月该药正式取得医疗机构制剂生产许可。据介绍,临床验证结果表明,“金花清感方”中药可缩短患者的发热时间,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在治疗过的病人中尚未发现不良反应,治疗费用低廉,仅为“达菲”药费的1/4左右。

试题详情

07.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飞入太空;1969年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第一个空间站。这些表明   B

A.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B.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

C.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 

D.只有美苏中这样的大国才有能力发展航天技术

试题详情

06.2008年9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9月27日下午16时30分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出舱活动, 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这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那么,世界航天技术始于  C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使用      B.1983年里根提出 “星球大战”计划后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飞机的发明

试题详情

05.2008年9月日,宇航员翟志刚进行了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A

试题详情

04.将“神舟七号”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古代火箭的发明,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C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试题详情

0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

试题详情

02.“《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的光辉集成,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但是,从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关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僚所要解决的(或教导别人去解决的)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著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论《九章算术》,一般认为成书于  B

A.战国  B.汉朝  C.南北朝  D.唐朝

试题详情

01.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B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夏小正》   D.《汜胜之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