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0467  330475  330481  330485  330491  330493  330497  330503  330505  330511  330517  330521  330523  330527  330533  330535  330541  330545  330547  330551  330553  330557  330559  330561  330562  330563  330565  330566  330567  330569  330571  330575  330577  330581  330583  330587  330593  330595  330601  330605  330607  330611  330617  330623  330625  330631  330635  330637  330643  330647  330653  330661  447348 

4.指出20世纪60年代,促进新加坡、韩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国际环境和各自的不利因素,并综述两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及成就。  (14分)

有利的国际环境:①战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世界局势相对稳定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③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3分)

   不利因素:①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市场狭小(2分)②韩国:朝鲜战争破坏严重,南北仍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2分)

   共同原因:①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5分)

   成就: 到80年代,两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2分)

试题详情

3.美苏两极格局中的基本矛盾有哪些?这些矛盾的发展变化是如何推动两极格局解体的?在两极格局下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

基本矛盾及推动两极格局解体:美苏矛盾(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矛盾):美苏争霸愈演愈烈,拖垮了苏联经济,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资本主义阵营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要求摆脱苏联的控制,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矛盾: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12分)

原因: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战争狂人受到应有的惩罚;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和平;联合国对抑制战争爆发、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三世界的兴起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4分)

试题详情

2.分析二战后欧洲和亚洲(除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通过比较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不同特点:经济发展基础不同:西欧基础好,起点高;亚洲国家大多在二战后实现民族独立,长期受到西方控制和掠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经济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普遍较快;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如六七十年代新加坡、韩国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末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增长,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亚洲国家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密集型产业,或利用本国资源优势,发展石油产业;西欧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经济发展科技含量高。

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不同:西欧国家利用马歇尔经济援助,亚洲国家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

经济发展影响不同:西欧经济发展冲击美国霸主地位,亚洲经济发展增强第三世界力量。

启示: ①经济基础不同的国家可以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本国经济; ②加强对外合作,参与国际竞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③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试题详情

1.二战结束后,亚洲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机遇?(4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与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不同状况与结局?(8分)从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教训?(2分)

面临的机遇: 二战后,世界局势趋于稳定;亚洲各国摆脱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进行。(4分)

不同状况和结局: 60年代起,韩国、新加坡把握机遇,先是引进外资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后适时调整经济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到七八十年代,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并实现了工业化。(5分)

中国经济发展由于受左倾错误以及十年文革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倒退。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3分)

历史教训:只有利用一切机遇发展经济,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并实行开放政策,才能增强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2分)

试题详情

14.两汉时期在探索自然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出现了以王充和董仲舒为代表的两种观点,简要指出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内容。在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上,战国时期有怎样的观点?结合战国至隋唐时期利用自然的史实简要分析这一观点,指出古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带来的影响以及启示。

(1)东汉王充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他反对天人感应说;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论。(4分)

(2)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2分)如都江堰的修建,化水害为水利,大运河的开凿,加强南北的联系,这都造福人类。(2分)但是秦汉时期关中地区过度开垦,使森林破坏严重,黄河开始泛滥;随唐时期江南地区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了不利影响。(2分)

(3)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分)

问答题精选(八)

试题详情

13、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概述其在唐、宋、明、清等主要朝代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反映的主要时代特征。(13分)

  (1)唐朝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繁荣。

(2)北宋发展:实行三级考试,严格考试程序,减少考试科目,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3)明朝僵化:实行八股取士。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封建社会的衰落。

(4)清朝:科举制度遭到强烈反对,最终被废除。反映了封建社会与封建制度的衰败。

试题详情

12.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经历了一个跳跃式的、加速度的发展过程。1500年后的16、17世纪其雏形已经显现,在19世纪中后期的短时间内初步形成,后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短的时间内最终形成。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雏形显现”、“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历史条件。(13分)

  (1)雏形显现: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时代的开始,引起了商业革命,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4分)

(2)初步形成: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世界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

展。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轮船等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使长途运输变得更加方便。在资本主义侵略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6分)

(3)最终形成: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阶段的到来,各帝国主义国

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和资本输出,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分)

试题详情

11.(15分)19世纪末,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打破了旧有的经济力量对比。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依托史实分别列举出此时的欧洲、美洲崛起的新大国。(4分)

(2)试分析两国的崛起具有哪些共同因素?(6分)

(3)两国崛起后对世界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你认为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1)崛起大国:欧洲德国,工业飞速发展,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分)美洲美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2分)

  (2)共同原因:都经历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2分)德国完成了统一,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经济迅速崛起。(1分)美国经过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扫除了障碍,也实现了国内市场的统一,经济发展迅速。(1分)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

  (3)影响:对外政策上有相似之处,两国都谋求重新瓜分世界,如美国挑起美西战争,英德矛盾激化。(3分)共同参与侵略中国等亚洲国家及拉丁美洲国家等。(2分)

试题详情

10. (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开始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试用欧美这一时期经济方面的变化予以概括说明。(2分)

(2)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分析呈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3分)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与亚洲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各是什么?(4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趋势的主要原因。(2分)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手工工场)确立、发展;工业革命开始。(2分)

(2)特征:资本主义经济最终战胜自然经济并确立了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2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通过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3分)

(3)趋势: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过渡;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不平衡性加强。(2分)亚洲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西方国家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的场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受到阻碍。(2分)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普遍确立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亚洲国家的封建落后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2分)

试题详情

9.①人类社会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的?(1分)

   ②试以英、法、美三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例,简述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建立过程。(6分)

③试以英、法、美三国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为例,从是否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对三国的做法作简要评价。(6分)

开端:新航路的开辟。(1分)

   英国: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法国:大革命中,制宪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1791年,制宪会议颁布了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拿破仑先后颁布《民法典》等多部法典,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6分)

评价:英国:“圈地运动”,它不仅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而且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大生产。 法国:把没收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的土地政策,造成小农经济大量存在,阻碍法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或造成农业生产发展技术的滞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美国:《宅地法》的颁布不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而且有利于资本主义机械化大农场经济的发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