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0547  330555  330561  330565  330571  330573  330577  330583  330585  330591  330597  330601  330603  330607  330613  330615  330621  330625  330627  330631  330633  330637  330639  330641  330642  330643  330645  330646  330647  330649  330651  330655  330657  330661  330663  330667  330673  330675  330681  330685  330687  330691  330697  330703  330705  330711  330715  330717  330723  330727  330733  330741  447348 

42.《秋收暴动歌》(节录):“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其中 “秋收起义”的领导者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贺龙

试题详情

41.“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动犹自由。今日车与舟,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的创作时间可能是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20世纪初

试题详情

40.19世纪末出现了一种新事物,曰:“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那么,“德律风”的应该是指       

A.电灯      B.电话      C.电报     D.电车

试题详情

39.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有要,饿倒哥哥嫂嫂”。这反映了①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②作者提倡用国货③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强烈关注④作者反对西方机器生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38.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 ②当时,不缠足运动推广普及很快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试题详情

37.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撤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试题详情

36.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试题详情

35.“作民权保障,谁非死后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是孙中山为谁而作的挽联?

A.徐锡麟    B.秋瑾      C.陆皓东     D.宋教仁

试题详情

34.“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吴淞老将立国门;菜市横刀血溅笑;……”丁芒的《气节颂》诗中没有提到的英雄人物是

A.林则徐    B.陈化成    C.邓世昌    D.谭嗣同

试题详情

33.以理学自命的大学士徐桐送给义和团的对联曰:“攻异端以正人心,仗神威以寒夷胆”。由此可见,徐桐是一位              

A.爱国者、顽固派    B.叛国者、维新派  

C.叛国者、洋务派    D.爱国者、革命派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