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0.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廷璋在奏折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不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甚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这则奏折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比较说明当时欧美与中国形势发展的特点,并对与杨廷璋奏折有关的清朝政策进行简要评议。”
26.我国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出现“胡汉交融”局面最突出的历史时期是
A.西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30.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廷璋在奏折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不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甚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这则奏折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比较说明当时欧美与中国形势发展的特点,并对与杨廷璋奏折有关的清朝政策进行简要评议。”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中国古代产生了许多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他们不仅为本民族,也为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据此回答35-37题
27.为加强中外交往而出使欧洲的畏兀儿族旅行家是
A.汪大渊 B.义净 C.列班·扫马 D.郑和
28.明清时期,为我国数学作出贡献的蒙古族数学家
A.明安图 B.渥巴锡 C.俺答汗 D.八思巴
我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汉族不断吸取其它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发展了自己,据此回答31-34题
25.中国内地的汉族地区开始种植葡萄、石榴等水果,丰富了自己的物质生活是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26.我国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出现“胡汉交融”局面最突出的历史时期是
A.西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中外交往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据此回答28-30题
22.明清时期,中国对外交往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特点是
A.积极开明的对外交往 B.闭关锁国限制交往
C.对外交往与抵御侵略相交织 D.对外交往与西学东渐相融合
23.明初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空前”的主要表现在 ①中国与海外国家交往范围超过前代 ②中外使节往来频繁 ③交往级别很高 ④其加强与亚非的友谊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明清时期,中国抵御西方列强的事例不包括
A.郑成功收复台湾B.清初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C.明朝始终掌握澳门主权 D.戚继光抗倭斗争
元朝时期,对外交往十分频繁,据此回答25-27题
19.元朝时期,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重新繁荣起来,其原因不包括
A.国家统一 B.成吉思汗远征的客观作用 C.元朝经济繁荣 D.波斯的衰落
20.交通在元朝有了巨大发展,其中出游欧洲的中国旅行家是
A.列班·扫马 B.伊本·白图泰 C.汪大渊 D.马可·波罗
21.元朝时期,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是
A.刘家港 B.杭州 C.泉州 D.广州
中国古代,宗教在中外交流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回答21-24题
15.在中国古代,对中外交往中起了重大作用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6.唐朝时期,中日交往十分频繁,在交往中著名的高僧有
A.吉备真备 B.鉴真 C.晁衡 D.崔致远
17.唐朝时期,中国与古印度交往密切,其中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往纽带是
A.互派使节 B.佛教 C.交换土特产 D.科技交流
18.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主要因素是 ①国内社会矛盾激化 ②外国势力的侵扰 ③国内经济大幅度滑坡 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两汉时期,中外交通发展,对外交往也十分频繁,据此回答16-20题
10.两汉时期,对外交通以丝绸之路最为著名,下列各项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关的因素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西域都护的设置 ③西域少数民族的归附 ④匈奴威胁的解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属西汉武帝时期的对外关系的史实是
A.日本有30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 B.赐倭奴国“汉倭奴国王”金印
C.派甘英出使大秦 D.接待大秦安敦王朝派出的使者
12.在汉代,中国输往朝鲜的有 ①铜镜 ②铁制工具 ③漆器 ④檀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13.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抵达的地区是
A.马六甲海峡 B.孟加拉湾沿岸 C.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D.非洲东海岸
14.利用陆上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转手贸易而大获其利的是
A.大秦 B.安息 C.身毒 D.越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