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0584  330592  330598  330602  330608  330610  330614  330620  330622  330628  330634  330638  330640  330644  330650  330652  330658  330662  330664  330668  330670  330674  330676  330678  330679  330680  330682  330683  330684  330686  330688  330692  330694  330698  330700  330704  330710  330712  330718  330722  330724  330728  330734  330740  330742  330748  330752  330754  330760  330764  330770  330778  447348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背景:A、明朝建立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地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B、胡惟庸案。(当时丞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1380年被诛杀)

经过:A、明太祖时(1380年)废除丞相制度,权归六部。(标志着君权取得对相权的彻底胜利。)

B、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制度。(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试题详情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初郡国并行制

  汉承秦制,地方继承秦朝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郡国二制并行。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2)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

概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演变:A、西汉武帝时,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B、魏晋南北朝时,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

C、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3)唐朝三省六部制

  A、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B、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C、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D、门下省设政事堂,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4)元朝的行省制度

  A、内容:元代确定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制度。

B、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试题详情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的统一

   背景: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经过: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2)皇帝制度

  A、由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B、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天下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3)中央官制

  A、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B、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位高权重;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掌管军事。

C、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如廷尉,管理刑狱、司法;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事务。

(4)郡县制

  A、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含义:郡: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管理地方事务。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皇帝任命。

C、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标志,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D、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5)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结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

B、总结: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专题纵横: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
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试题详情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建立与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定都于镐京(今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灭亡: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2)分封制

A、内容: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B、评价:起初有利于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造成国家分裂割据。

(3)宗法制

A、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实质是按宗法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最终以维护王权的稳定。

B、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C、特点: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D、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4)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与神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专题纵横: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分 封 制
宗 法 制
不同点
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
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
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同姓、异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皇权
关系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试题详情

29.观点:“民贵君轻”、仁政;兼爱、非攻、尚贤(2分).

唐朝:唐太宗强调“存百姓”思想(2分);实行科举制度,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或答任贤纳谏)(2分);唐太宗多次减免租税(2分);实行均田制,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2分);实行租庸调制(或答以庸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服役负担,保证了农时(2分)。实行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2分)。

试题详情

28.现象:南朝时佛教盛行。(2分)

原因:①佛教宣扬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为苦难中挣扎的百姓找到了精神解脱之路,具有很大的欺骗性。②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容易接受宗教信仰。③佛教的宣扬也迎合了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统治者大力提倡。(6分)

影响:①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消磨人民斗争,使人民安于现状。②佛教政治、经济势力很大,,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加重农民负担。③统治者崇佛,政治黑暗。④佛教宣扬神不灭,范缜写《神灭论》揭露佛教的欺骗,使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获得重大发展。⑤佛教在建筑、雕刻、艺术、文学和科技方面独有一定影响,如石窟艺术。(5分)

试题详情

27.答案要点:①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

答案要点:②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

   汉武帝以战争政府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

答案要点: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试题详情

26.(1)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一系列措施,促进秦国经济发展;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

(1)    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试题详情

25.(1)包括:皇帝和三公大臣。(2分)

  (2)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2分)

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时代背景。(2分)  

(3)实质: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2分)  说明:法律权威占据上风。(1分)

(4)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2分)

认识:我国封建制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至高无上。但唐朝初期,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是由于唐初统治者的开明形成的现象。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3分)

试题详情

24.①变化:汉代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几乎没有商业活动,贫富分化不严重。东晋南朝江南人口增加较多,大量土地开垦出来,物资交换发展,贫富分化加剧。(6分)    ②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战争较少;统治者的政策比较宽松。(4分)    ③影响:促进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改变了我国人口分布状况,加快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步伐。(3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