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0655  330663  330669  330673  330679  330681  330685  330691  330693  330699  330705  330709  330711  330715  330721  330723  330729  330733  330735  330739  330741  330745  330747  330749  330750  330751  330753  330754  330755  330757  330759  330763  330765  330769  330771  330775  330781  330783  330789  330793  330795  330799  330805  330811  330813  330819  330823  330825  330831  330835  330841  330849  447348 

7、“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而事异’”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评述是

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        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

C、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D、佛家慈悲为怀主张

试题详情

6、《春秋》载:桓公15年,“(周)天子使家父来求车”。文公九年,“毛伯来求金”。堂堂周天子,遣使向诸侯求援,而其根本在于

A、生活奢侈,铺张浪费       B、向外扩张,军费扩大

C、冗官太多,财政匮乏       D、王畿缩小,财源短乏

试题详情

5、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试题详情

4、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下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试题详情

3、右图是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历史文物,下列的解说不够恰当的是

A、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

B、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

C、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情况

试题详情

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试题详情

1、中国古代书籍命名的方式和思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方式之一。有的使用典故,讲究出处来源,有的渗透中国传统思想,有的直接使用作者姓名为书名。下列以作者姓名为书名的

A、《周易》、《韩非子》      B、《韩非子》、《孟浩然集》

C、《孙子兵法》、《贞观政要》   D、《康熙字典》、《贞观政要》

试题详情

3、历史作用

[重难点解析]

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的含义

封建制形成、确立的过程一般称为封建化过程。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索向封建关系的转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

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民族融合主要几种形式:一、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族融合的前提。二、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济。三、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四、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五、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试题详情

(二)后期1、措施:⑴迁都洛阳(原因)⑵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⑶生活方式   3、作用:

试题详情

(一)前期:1、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2、措施:⑴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⑵推行均田制(前提、内容、性质、影响)

⑶推行新的租调制(内容、作用)  ⑷设立三长制:(目的、内容、职能、影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