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议的最主要意义是
A.实现了我国生产关系质的飞跃 B.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加快了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发展
20.1958年中共北戴河会议的决议中指出:“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工农兵学商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该决议的本质错误是
A.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走向高潮 B.超越了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 D.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9.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人认为它具有“两个扇面”的作用。“两个扇面”是指
A.对外开放的扇面和对内改革的扇面 B.技术革新的扇面和对外交流的扇面
C.对外开放的扇面和对内辐射的扇面 D.管理革新的扇面和引进外资的扇面
18.1923年,某报纸的民意调查结果如下:“十二个大人物”中国民党和军阀出身者各有四人。四票以上的政治类人物中,国民党几乎占三分之一。军事类人物中,国民党占百分之四。陈独秀以文化名流身份高票入选“六人物”之列。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入选人数相当之多。下列对这个调查结果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的新三民生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但国民党军事力量薄弱
B.军阀当选反映了当时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
C.陈独秀高票当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影响巨大
D.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人选反映了国人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
17.近代史家蒋廷黻认为:“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瞭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商品输出
C.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16.《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态势采取的方法为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C.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15.清末,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朝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C.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 D.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13.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德国统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叙述:“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以上叙述
A.真实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D.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
12.尼克松曾说:“中国人是一个传统的生机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看,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这段话的含义是
A.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B.必须同中国恢复和发展关系
C.建立持久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有中国参加 D.赞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的力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