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0937  330945  330951  330955  330961  330963  330967  330973  330975  330981  330987  330991  330993  330997  331003  331005  331011  331015  331017  331021  331023  331027  331029  331031  331032  331033  331035  331036  331037  331039  331041  331045  331047  331051  331053  331057  331063  331065  331071  331075  331077  331081  331087  331093  331095  331101  331105  331107  331113  331117  331123  331131  447348 

6.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10年3月5日开幕,其中审议的是《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其核心内容是拟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以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选举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体现我国民主进程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民主制度得到完善,以下不是其表现的是  (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建立基层民主制度

试题详情

5.英国人Sir John Tenniel所画1890年“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非常有名。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

A.帝国皇帝               B.内阁成员

C.帝国议会               C.联邦议会

试题详情

4.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近代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进行了两次反思。第一次反思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习了西方仍然失败。下面关于这两次“反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思在鸦片战争后,第二次反思是在国民大革命之后

B.两次反思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等人

C.两次反思都促进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D.通过两次反思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试题详情

3.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利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和司法权。

 C.元朝时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宗教事务。

 D.明太祖时废丞相,设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试题详情

2.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规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试题详情

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那种实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取胜,那就完全要看他的实力了。”分封制给予地方势力的合法性有--------------------------------------------(    )

①诸侯国国君的世袭权②要服从周王命令,随从周王作战③诸侯国有铸造钱币、任免官吏权 ④要定期朝觐和缴纳贡税 ⑤可以在诸侯国内收取赋税

A. ①②③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21.(10年福建卷)《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改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对巴黎公社概念的全面把握。从背景看①解读正确,从过程和性质看③④解读正确,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从材料中萌芽一词也反映了这点,故选D。[

启示]还是强调对历史概念的全面把握。

试题详情

32.(10年新课标卷)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得知关键语意是城市的工人、水兵等到农村征粮,体现余粮征集制。故选B。

试题详情

25.A答案要点:(10分)(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试题详情

22.(10年全国卷1)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可看出是中途岛海战,故选D

(10年江苏卷)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O分)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独特多样。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探寻,不仅可以认识历史风貌,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材料一 明孝陵……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圆丘,称“宝顶”,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神权的思想要求。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材料二 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川昆、晋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 --吴新雷《为“百戏之祖”立典》

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分析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3分)

(3)从上述材料中遗产的文化特征看,指出它们所属遗产的类别。结合江苏两处文化遗产,谈谈保护文化遗产有何社会价值?(4分)

D答案要点:(10分)(1)前朝后寝;地面建筑严格安置于中轴线。地位:规范明清两朝的帝陵风格。(2)价值:昆曲再现古典戏曲原貌,百戏源于昆曲。原因:昆曲创作脱离舞台实际;新戏曲(花部)贴近百姓生活冲击昆曲。(3)类别:明孝陵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属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文化遗产是创新文明、吸取借鉴的宝贵资源;还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10年江苏卷)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这给了中国学者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希望能从考古学上寻找夏王朝的文化遗存。

材料一 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1955年)

材料二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探索夏王朝文明所面临的困境。并分析探秘夏王朝文明遗址有哪些可行性条件?(5分)(2)据材料二,概括二里头遗址表现出的文明特点。(2分)(3)联系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探寻夏王朝遗址学术领域有着怎样的定论和争论?对二里头遗址奥秘进一步科学解读,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3分)

C答案要点:(10分)(1)困境:文字记载少;遗存片段而零散。条件:疑古思辨的推动;学者对夏朝遗存位置的预测;借鉴新的史学方法(传说材料与考古实物相印证,借用西方现代科学方法)。(2)特点:文化遗存丰富(遗迹、遗物和墓葬等);有一定经济、政治管理水平。(3)定论:二里头遗址用事实证明了夏朝的真实存在。争论:二里头遗址与夏文明的时期、范围是否完全吻合等。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10年江苏卷)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4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B答案要点:(10分)(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 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10年江苏卷)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