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1077  331085  331091  331095  331101  331103  331107  331113  331115  331121  331127  331131  331133  331137  331143  331145  331151  331155  331157  331161  331163  331167  331169  331171  331172  331173  331175  331176  331177  331179  331181  331185  331187  331191  331193  331197  331203  331205  331211  331215  331217  331221  331227  331233  331235  331241  331245  331247  331253  331257  331263  331271  447348 

25.左图中与周恩来握手的是: A.罗斯福        B.尼克松 C.田中角容       D.卡特

第II卷(非选择题,75分)

试题详情

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不同点是 A.相互影响和推动    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同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  D.改革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 15.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重大意义是 A.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现代化 C.使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D.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分别在下列哪几个省? A.广东、海南 B.广东、广西 C.广东、福建 D.广东、浙江 17.对外开放的原则是 A.扩大对外贸易  B.发展经济  C.学习先进技术  D.平等互利 18.下列不是中共十三大的主要内容的是 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是 ①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奋斗目标 ③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④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任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0.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A.《中英联合声明》  B.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C.《告台湾同胞书》  D.《联合声明 》 21.香港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标志着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②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③香港人民从此过上了社会主义幸福生活④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22.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 A.美苏争霸处于僵持阶段  B.中美和中日关系的缓和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实行的原则包括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共同发展繁荣④进行民主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24.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表明中国在执行 A.平等互利的外交原则  B.社会主义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务实的外交策略

试题详情

1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指的是 A.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B.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 D.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1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A.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民主集中制 13.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国营企业

试题详情

10.左图所示我国取得的成就是在: A.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试题详情

31.清前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却出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应如何认识这种“衰落”与“盛世”的关系?概括衰落的表现,分析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C C C D D B D B D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C B D A D B A B B B    二.材料解析题:       26.(1)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进一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个体小生产者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变革时期,自由的社会环境和自由的思想意识。 (2)具有人身依附性和封闭性,强调团体的宗法关系而忽视了思想层面的联系纽带;注重实用性,用苛刻的朴素来限制人们的欲望;传承的专制性;实用思想驱使人们对技术和知识追求的热情而淡化了对思想的追求;封建社会的思想专制政策。 (3)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社会变革;大量个体劳动者的产生;思想环境宽松、自由。 27.(1)汉代被举荐的人成为举荐人的门生、故吏,他们以君臣、父子之礼对待举荐人,并彼此勾结,形成了一个个官僚集团。成因:由于察举标准笼统,缺乏严格的考核,被举荐者多为自己的门生,一旦为官,就成为举荐人的属吏,举荐人的属吏。 (2)察举制。汉代。它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但到东汉后期,导致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 (3)要破格使用、重用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反对任人唯亲,提倡任人唯贤;要建立相应的选拔人才的监督制度。 28.(1)相同:不准向海外发展。不同:材料一不主张侵略海外作为祖训告诫后代。材料二不许沿海人民下海,违者处死。 (2)朱元璋认为对外扩张“其他不足以供戎,得其民不足以便令”。同时接受了元朝对外大规模对外扩张的教训。清初则正值满族贵族入中原之时,沿海有抗清力量,担心沿海人民利用抗清力量和外国势力推翻清朝统治。 (3)明中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戚继光抗倭胜利;康熙帝组织雅克萨反击战胜利。 三.问答题: 29.情况:隋唐时期:市场较前代发达,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固定的交易时间,政府管理和商业设施完备。长安、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有很大发展,扬州和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扬州是当时江南物产集散地,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有“天下之最,扬为首”的说法。 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全国出现了一批较大的商贸城市,北京和南京则是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物产。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交通发达,南北经济交流频繁;政府推行有利于商贸发展的政策。 30.政治上,经长期分裂后再度统一。经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等长期分裂局面,到元朝重新统一中国。 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一方面,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东京等大城市已打破市坊界限,纸币“交子”出现,对外贸易发达,泉州在元朝时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另一方面。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出现高潮,辽金时期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在元朝时被视为“汉人”;还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 文化上:文化上仍走在世界最前列,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对人类有重大影响,史学、文学和艺术等空前繁荣。 31.关系:明清封建制度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它的衰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康乾盛世的出现是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暂时适应生产力的表现。但这是相对的、暂时的。衰落的表现: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冲击并削弱封建的自然经济; 大兴文字狱等使皇权专制空前加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预示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进步思想家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预示着新制度的出现。 原因:清初调整统治政策,改革赋税制度,,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打败沙俄的入侵,收回台湾的主权,使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巩固;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试题详情

30.10-14世纪是我国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继续发展时期,试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等方面加以概括并举例说明。

试题详情

29.概述隋唐和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共同原因。

试题详情

27.仔细阅看《汉墓壁画属吏图》,然后回答相关问题:见教材36页

请回答: (1)该壁画反映了怎样的一种历史现象?其成因是什么?

(2)该壁画反映了怎样的制度?这一制度始于何时?如何评价?

(3)我们今天在选拔人才和任用人才方面应该如何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