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1.新中国在50年代初、60年代初两度面临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为克服困难,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30.中国地域辽阔,南北社会发展差异很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这影响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能说明民主革命的中心在南方的四件重大事件。据此概括分析民主革命的中心在南方的原因。
(2)概括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民主革命的中心转移到北方的原因。
13.蒋介石曾实行过“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这些政策的共同点是
A分清主次,把对外作为工作的重心
B始终把共产党作为敌视的主要对象
C把对外抵抗和对内镇压放在同等重要地位
D蒋介石能根据不同情况改变自己的本质立场
14.抗战初期,蒋介石对抗日前途的预测是
A中国武器和技术不如日本,再战必亡 B只有政府和军队坚持抗战,战则必胜
C依靠英美力量,可以迅速战胜日本 D以军事上的胜利,与日本媾和停战
15.中国抗日战争与同时期的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相比,其明显的不同是
A共产党和其它政党合作共同对敌 B以小抗大,以弱胜强
C出现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
D建立抗日根据地
16.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征是
A内线防御为主
B内外结合,外线反攻为主
C内线相持为主
D内外结合,外线决战为主
17.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解放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蒋介石被迫实行重点防御
C解放军的人数已超过国民党军队 D民主党派与蒋介石决裂
18.刘青山、张子善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
A.土地改革运动的必要性
B.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必要性
C.三反五反运动的必要性
D.“两个务必”告戒的必要性
19.建国初期的“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所反映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D民族资产阶级与外国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0.右图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A.违背了中共八大制订的经济方针
B.违背了八大二次会议的精神
C.符合七千人大会制订的经济方针
D.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愿望
21.“文革”期间,抵制“左”倾错误的事件有
①批邓、反击右倾反案风 ②“二月逆流”
③“一月革命”
④“批林批孔运动” ⑤“四五运动”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⑤
22.“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等观点实质上是主张
A.民主平等 B.解放思想 C.社会改革
D.历史唯物主义
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党对内对外政策最鲜明的特点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实行“一国两制”方针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5.20世纪50年代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间的关系是
A后者否定了前者的成果
B两者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是一样的
C两者是矛盾的
D后者是在肯定前者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调整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可能存在的近代经济成分有 ①官僚资本主义工业 ②外国资本主义工业 ③封建自然经济 ④洋务工业 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 4.清末诗人丘逢甲创作《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潜。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主要原因是 A.1894年黄海战役失败 B.1894年日本强占台湾 C.1895年北洋海军覆没 D.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5.19世纪末,清政府调整对待民族工业政策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提出了扩大市场的要求 B洋务企业产生的利润的刺激 C扩大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 D甲午战争后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6.在近代中国曾出现的保国会与同盟会的相似之处是 ①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 ②具有反满的民族主义色彩 ③具有民权主义意识 ④具有较彻底的反帝思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7.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多次斗争,最终失败的决定因素有 ①中国社会性质 ②阶级特点 ③斗争目的 ④斗争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从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 ③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④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都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尊孔复古逆流思想的泛滥 B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家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中国指出了解放道路 D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0.下列哪项不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A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反对君主专制政体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1.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吴佩孚和张作霖结成了反革命联合战线,针对此,国共两党决定 A正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组建革命军进行东征 C出师北伐 D委任孙中山北上 12.长征中的中国共产党 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 ②发表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八一宣言” ③从组织上、军事上、思想上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④正式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1.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的政策,70年代美国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产生这两种决然不同的对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是如何应对的?产生什么效果?
3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旧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领域从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变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9.1953年-1956年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势是什么?并说明产生这一趋势的历史条件和结果。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