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世界政治格局:“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多极指 美国、 欧盟、 日本、 俄罗斯、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根源在于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表现:
①1999年,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轰炸南联盟;
②2001年发生九一一事件,纽约世贸大厦和国防部五角大楼遭恐怖分子袭击。
2、原因:
①被冷战长期掩盖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③其中最大的威胁是国际恐怖主义。
1、冷战后的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苏联解体:
①原因:根本原因:是体制、政策上的弊端和错误积重难返;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外部原因:是西方政治势力长期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②过程:190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苏联解体的时间是1991年底,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③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标志着冷战格局终结,也标志着雅尔塔体系不复存在。
1、东欧剧变:
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表现:1989年,波兰是第一个剧变的国家;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4、中国的振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
[学习探究]欧洲为什么能够走向联合 ?
(1) 历史渊源:谋求欧洲统一是欧洲政治家们长期的愿望。
(2) 必要性:①战后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 并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起主导作用, 唯一的出路在于“联合”。②西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各国人民的反战情绪强烈, 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恢复和发展经济。③西欧土地面积狭小, 资源相对贫乏。因此西欧各国要尽快发展经济, 就必须打破国家壁垒, 在经济上联合起来, 实现一体化。④雅尔塔体系使欧洲处于美苏两强的控制之下, 既面临着来自苏联的威胁, 又受到美国经济渗透、政治控制的压力。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发展, 摆脱, 美国、与美国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要求日益强烈。
(3) 可能性:①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差异, 经济联系也比较密切。②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③西欧各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④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⑤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堂检测
[知识梳理]
3、影响是: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政策是: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重要任务是: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动纲领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形成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会议的核心内容是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