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某班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小组长列出了主要研究的大事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中共的诞生
④维新变法 ⑤五四运动 ⑥辛亥革命
这一罗列引起了争议,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事件( )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3、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擎;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曲悠扬的乐曲从深邃而神秘的太空传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确实值得传诵。下列属于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所作的报告有
①《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②《论联合政府》
③《论十大关系》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10、对目前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最大的高新科技是( )
A.投影技术的发展 B.电脑多媒体技术
C.电灯的使用 D.电话的普及
9、2007年是恢复高考30年。1977年的恢复高考
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
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④是邓小平主持教育工作的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是对谁的最高褒奖
A.钱学森 B.杨利伟 C.郭沫若 D.袁隆平
7、奠定“科教兴国”战略理论基础的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863”计划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D.“火炬”计划
6、“某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分配到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以上个人履历反映了
A.《义务教育法》保障了其受教育权利
B.“教育大革命”对其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C.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为他的人生转折提供了机遇
D.作为学者访问美国得益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