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2010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解析]A 这里讲的是苏联依靠牺牲农业,以人力为主的国家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这里不是在说新经济政策,也未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也未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而是在肯定农业集体化运动。
10.[2010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历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经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C 1929年西方陷入经济危机不能自拔,与此同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却蒸蒸日上。而此时苏联施行的正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因此这里的“独特经验”是C。
9.[2010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下面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6620 |
7860 |
8730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22.13 |
34.55 |
44.24 |
A.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的发展
B.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
[解析]C 根据历史基础知识判断,苏联(俄)农业发展从未超过了工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D、B表达有误,苏联农业集体化是1928年才开始的,因此选C。
8.[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二次教学测试]列宁在1920年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结合时代背景,对此公式合理的理解是
A.展望了苏联将在20世纪30年代建成社会主义
B.强调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电气化的发展
D.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有充分的优越性
[解析]B 列宁的话是在苏联国内革命战争刚刚结束,国内经济异常残破的情况下讲的。其含义是没有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就没有苏维埃。他没有提出何时建成社会主义。此时新经济政策推还未实施。也没有对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作比较。
7.[2010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B.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发展
C.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 D.维护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A 据材料和教学内容可作出判断,正确答案为A。
6.[2010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解析]D 前三项均表达有误,故正确答案为D。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是《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十月革命也不是第一次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
5.[2010年吉林省吉林市2009-2010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列宁在1921年10月的一个重要报告中指出:我们“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惨败”。后来,他又更明确地指出:“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尝试已告失败。”为了扭转“失败”,苏维埃俄国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粉碎武装干涉的政策
[解析]B 结合题干的时间限制“1921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4.[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有现实性的必要的。”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
A.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苏联解体
[解析]B 由“沙皇”可以排除A、D两项,由“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可判断这是二月革命中出现的标语。
3.[2010年安徽省合肥市教学质量检测]《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性质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农民革命
[解析]B 通过题干中“进行第二次革命”、“ 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可判断列宁所号召的应为十月革命,其性质为社会主义革命。
2.(2010年福建卷)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改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D 此题考查对巴黎公社概念的全面把握。从背景看①解读正确,从过程和性质看③④解读正确,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从材料中萌芽一词也反映了这点,故选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