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无论向溶液中加入哪种物质,只要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1·L-1,溶液中都会有沉淀生成。该组离子可能是
A. NH4+、K+、Cl-、SO32- B.K+、Na+、SiO32-、AlO2-
C.Ba2+、Na+、HSO3-、NO3- D.Fe2+、NH4+、NO3-、C1-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2C6H5O-→2C6H5OH+CO32-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3++4OH-=A1O2-+2H2O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酸化的双氧水:Fe2++2H++H2O2=Fe3++2H2O
D.将少量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Ag++2NH3·H2O=[Ag(NH3)2]++2H2O
10.若甲、丙为短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乙、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满足条件的甲和丙可以为
A.钠和氢气 B.氟和氧气 C.碳和硅 D.氯气和溴
9.实验室可用右图装置(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欲使得到氢气的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稀硫酸改用浓硫酸
B.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浓H2SO4
C.向稀硫酸中加入Cu(NO3)2溶液
D.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部分加热
8.右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晶胞是指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其中黑球表示氯离子、白球表示铯离子。已知晶体中2个最近的铯离子的核间距离为acm,氯化铯的摩尔质量为Mg·mol-l,则理论上氯化铯晶体的密度为
A.g·cm-3 B.g·cm-3 C.g·cm-3 D.g·cm-3
7.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6.钠盐和钾盐性质相似,但在实际生产中多用钾盐而不用钠盐。如在实验室制氧气是用KClO3而不是用NaClO3,制黑火药用KNO3而不用NaNO3,并且在KNO3中不能含有NaNO3。对上述现象,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钠盐比钾盐更容易得到 B.钾盐的氧化性比钠盐弱
C.钾盐的熔点比钠盐高 D.钠盐的吸湿性比钾盐强
5.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FeSO4和Fe2(SO4)3的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nm-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的主要成分为FeO
C.该分散系进行电泳实验时,阴极周围黑色加深
D.油酸钠“分子”中,既有亲水基团,又有亲油基团
4.维生素C(VitaminC)又名抗坏血酸,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10O6
B.维生素C由于含有酯基而难溶于水
C.维生素C由于含有C=O键而能发生银镜反应
D.维生素C的酸性可能是③、④两个羟基引起的
3.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H+离子存在
B.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C.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12分子存在
D.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离子存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