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司马迁说孟子的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分析说明儒家学说在战国、秦、汉的不同地位及其原因,并指出儒家学说地位的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
5.下列有关董仲舒的新儒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B其“天人感应”的学说导致君主权力过渡膨胀
C汉武实采纳这一学说的根本原因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其骨干思想来自《公羊春秋》的大一统思想D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
3.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D
2.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以阴阳五行为框架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 唯心主义的谶纬之学 C
1.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
A.秦亡教训、收揽人心 B.文治天下、鼓励生产
C人心思治、让利于民 D.经济困难、稳定统治D
10.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统治思想的差异:儒家:认识到人民力量,“民为贵”,“君为轻”。 行“仁政”放宽刑罚,减轻赋税。 法家:强调君主的作用,主张国家大权集中于君主。主张“法治”,强调用严厉刑法镇压人民的反抗。秦统一后,法家统治思想成为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统治,进行焚书坑儒,实行严酷刑罚的理论依据。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在当时适应了政治上的统一的需要。焚书坑儒则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酷刑罚,横征暴敛,民怨沸腾,结果,秦朝建立统一政权后,只经历短短15年便被人民推翻了。
汉朝建立后,统治集团认识到人民的巨大威力,注意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让农民得到一些土地,不侵犯农时,放宽控制,减轻刑罚。即儒家所主张的实行“仁政”结果,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国力强盛,统治时间比较长远。
[能力测试]
10.比较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的统治思想的主要差异。结合秦汉时期的史实,分析评论儒家和法家的统治思想对封建统治的不同影响。
9.①万物的主宰。巩固中央集权,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②措施: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共同点:为统治者服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