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洋务运动时期,我国教育出现新的趋势和特点,它们是 ( )
①逐渐由脱离实际向实用发展 ②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
③人才培养方式由单一的国内为主转向内外结合 ④开始涉及军事和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我国较早创立的民族工业大多集中于沿海地区,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 )
A.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 B.洋务企业和外商企业集中
C.沿海地区农业、手工业发展水平高 D.列强侵略使该地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
23.下图是《汉阳铁厂高炉》,关于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是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
C.在中国社会开始半封建化的标志
D.是洋务派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
22.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 )
①设备主要从西方进口 ②生产完全不计经济效益
③与外商争夺市场 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了“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
①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②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③代表性企业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江南制造总局 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20.一个多世纪以来,海洋与世界各国历史发展、近代命运之间的关系密切。近代中国最早对海洋方面的严重危机有着较为清醒认识的是 ( )
A.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9.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地主阶级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也进行了一些抗争和探索,并起到了启迪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据此回答20-27题。
18.晚清时期,有人把断发易服提高到强国的高度并上书皇帝,要求中国要向俄国和日本那样“先行断发易服”,以“振国民精神”。该人最有可能属于 (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地主阶级顽固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7.中国教育突破科举考试束缚,培养实际有用人才始于 ( )
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期间 C.南京临时政府期间 D.北洋军阀统治期间
16.“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下列人物中,有可能发表这一议论的是 ( )
A.林则徐 B.郑观应 C.左宗棠 D.李鸿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