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1672  331680  331686  331690  331696  331698  331702  331708  331710  331716  331722  331726  331728  331732  331738  331740  331746  331750  331752  331756  331758  331762  331764  331766  331767  331768  331770  331771  331772  331774  331776  331780  331782  331786  331788  331792  331798  331800  331806  331810  331812  331816  331822  331828  331830  331836  331840  331842  331848  331852  331858  331866  447348 

5.(2010年全国卷2)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

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解析]A  注意选项中的用词,“根本”、“调整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恢复经济中,到1952年,我国经济状况才取得根本好转,故B不正确;同样,到1952年才合理调整了工商业,C也不正确;而人民收入迅速增加,也不符合史实,因为当时我国刚刚建国,在恢复国民经济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为了实现、物价和经济的稳定为主,人民收入水平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故D错误。正确答案为A。

试题详情

4.(2010年山东卷)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

[解析]C  1953-1958年,我国通过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国民生产总值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但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呈下降趋势,故这一时期应为B;1959-1964年,在这一时期,1959-1961年由于“左” 倾泛滥,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现下降态,但1960年当时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国民经济重新出现回暖的趋势,故这一时期应为C;1970-1975年,文革期间,文革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但通过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整顿,国民经济呈现复苏和迅速回升的状况,故这一时期应为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1979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农村中实行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就呈现出了逐步发展的趋势,国内生产总值也就基本呈现上升的态势,故这一时期应为D。

试题详情

3.(2010年天津卷)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解析]D  我们可以从图中得出“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值是在1958年,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大跃进”运动片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耗费了不少的资源,可推断出正确选项。

试题详情

2.(2010年上海历史卷)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解析]C  此题考察第6分册第18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内容。题干的材料在课文小字中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体现为一五计划。

试题详情

说明:本资料精选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和全国新课标地区名校月考、联考、大市模拟试题,对备战2011年高考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1.(2010年四川卷) 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C  ②项只是图8所述的“现象”,而并非“积极作用”。

试题详情

7.[2010年南京第三次模拟考试]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十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

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B  英国人达到中国,历经千山万水,但由于乘坐整齐轮船,竟和清朝官员从北方到达南方时间相差无几,说明中国在战争中丧失了地利条件,也说明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故①④正确。②的说法材料无法体现,交通工具在近代战争中作用居于首位的说法太绝对,③错误。

试题详情

6.[2010年南京第二次模拟考试]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①列强侵略的加剧   ②西方文化的渗透   ③崇洋风气日盛  ④政府的大力倡导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B  19世纪中期以后,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西方的文化也不断渗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随之也发生不少变化。社会上衣食住行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崇洋风气渐盛。但是该时期“洋”族词的增多社会发展中外交流的产物,政府并未倡导。

试题详情

5.[2010年茂名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应该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推翻清王朝的基础上,才会真正意义上实现身份的平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