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2010年淮北第二次模拟考试]1875年,徽州富溪人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并与英国茶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间谢裕大茶庄曾成为徽州府茶商之首,到了1915以后茶庄开始走下坡路。该茶庄出现衰败的原因有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中英茶叶贸易 ②买房置地导致资本匮乏
③旧中国交通闭塞 ④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C 1912-1919年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华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此后列强又卷土重来。
6.[2010年吉林师大附中第三次摸底考试]“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危机加深 B.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C.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解析]B 注意关键词--直接原因。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商人经营的限制,商人的地位不断提高。
5.[2010年嘉兴第二次教学测试]读下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B.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C.民族工业发展得到政府支持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解析]B 从图中可以了解到1872-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境内控工业的工业资本中所占比例中外国资本占一半以上,其次分别是官办和官商合办资本、商办;而其工业企业数中外国人办企业依然占绝大部分,官办和官商合办的企业数是最少,商办企业数居第二位。因此反映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工业等相比,具有规模小、资金少的特征。
4.[2010年苏州调研测试]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B.孟买棉纱质优价廉
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解析]D 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小农经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突出特点是耕与织的结合。甲午战争后,农户纺车的不再使用,表明耕与织的进一步分离,因此其本质上反映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3.[2010年聊城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解析]D 注意时间:19世纪40-60年代。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A项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B项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一度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项亦可排除。
2.(2010年江苏卷)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解析]C 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数额快速增长,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故正确答案为C。
说明:本资料精选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和全国新课标地区名校月考、联考、大市模拟试题,对备战2011年高考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1.(2010年全国卷1)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
总额(千两) |
田赋(%) |
厘金(%) |
关税(%) |
1885 |
78276 |
38.6 |
17.9 |
18.8 |
1887 |
85787 |
36.4 |
19.6 |
24.3 |
1889 |
86187 |
35.5 |
17.4 |
25.7 |
1891 |
95394 |
33.4 |
17.1 |
25.1 |
1892 |
88816 |
35.2 |
17.2 |
26.0 |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解析]D 中法战争后政府的关税权没有加强,故A错;BC与题干不符。
18.[2010年温州十校联合体期初联考]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此,学术界和政府各部门均进行了“改革开放30年回眸”研讨和纪念活动。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
措施 |
典型代表 |
意义 |
建立经济特区 |
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等 |
|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
|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
|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材料二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
--摘自胡锦涛2008年12月《3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演讲稿
材料三 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的内容应该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30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30年来引领中国人民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三个历史节奏。
[解析]本题以热点改革开放30年为切入点,考查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等知识点。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考查概括材料能力,要学会从多角度概括。第(3)问,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重大事件与材料结合好。
[答案]
(1)①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②宁波、温州。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2)①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②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③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3)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7.[2010年潍坊适应性训练]右图是《山东省(1959-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图》。图中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了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落实
④中共八大会议精神的正确指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C 解答本题注意时间范围1959-1965。所以图中经济指标的变化与与53年的一五计划和56年的八大没有关系,故应排除②④。而①③ 则均与该时期经济指标的变化相关。
16.[2010年惠州模拟考试]“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这是一首江西民歌。它可能产生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8年 D.1979年
[解析]C 本题的干扰项为D项。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农村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民的发展,但并不足以在1979年产生题中民歌反映的现象。故C项为最佳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社会上出现了“浮夸”风,是“左”倾错误的表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