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2010年浙江卷)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
[解析]D 考基本的记忆内容。注意时间信息“清朝”。“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发生在唐朝,“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发生在秦朝,设立宣政院是在元朝,排除A、B、C项。清朝康熙帝时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正确答案为D项。
6.(2010年上海历史卷)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解析]B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各国之间不断开辟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所以根据材料叙述,应该是B。周朝,尤其是东周时期,正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5.(2010年上海历史卷)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解析]D 此题考察第3分册第22课元朝的统一一课内容,是最基础知识的检测。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伊犁将军(清朝设立),管辖新疆天山南北的军务与民政。
4.(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解析]C 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
3.(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D 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故选A。
2.(2010年广东卷)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解析]A 宗法制把家、国联系在一起,为人臣者忠于君主,为人子者孝顺长辈,忠孝观念根源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父系宗法制度。 (评:这道题可能有学生考虑到“忠君”,会选择“君主专制”,本题的干扰项有点难度。再看源头,忠君之源,依然是宗法制。)
说明:本资料精选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和全国新课标地区名校月考、联考、大市模拟试题,对备战2011年高考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1.(2010年广东卷)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解析]D 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9.[2010年潍坊教学质量监测]“‘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公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解析]D 提取信息:题中公和永缫丝厂的机器都是外国生产,技术人员也由外国人担任,市场也依赖于国外市场,一旦外国的剥削压迫加大,其发展就受到限制,体现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极大依赖性。
8.[2010年南通第三次模拟考试]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 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 ②为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萎缩的原因。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