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 2008年6月13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北京就两岸周末包机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问题签署协议。协议的签署
①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往来和交流
②有利于推动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③有利于扩大两岸互利合作
④符合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这四点都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D
13. 中国国家邮政局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于2007年7月1日发行了纪念邮票1套3枚。右图是其中的第一枚“欢庆”,邮票画面采用国旗、香港区旗和紫荆花雕塑作为设计元素。你认为这枚邮票可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A.“一国两制”的方针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B.内地与香港经贸联系日益密切
C.香港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
D.借鉴香港问题在国际关系框架内的方法来解决台湾问题
解析:1997年7月1月,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的结果。
答案:A
12. 新华网天津2008年12月15日电 15日,海峡两岸同胞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两岸各地的多个城市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两岸“三通”正式启动的意义在于
①两岸直航表明两岸不再敌对,以和解取代冲突
②“三通”可增加台湾优势、重振台湾竞争力
③符合两岸同胞利益,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
④实现“三通”后,两岸关系将迎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两岸“三通”的实现表明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两岸敌对状态仍没结束。
答案:A
11. 前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共赢
C.希望两岸实现“三通”
D.两岸应该实现全面合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明确表达了两岸经济合作的愿望,A、C、D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
答案:B
10. 观察下边漫画《“台独”的徒劳》,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①“台独”势力是阻碍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的一大障碍
②当前外国势力图谋干涉我国统一的活动依然存在
③台湾自古即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④祖国最终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这幅画无法反映出当前外国势力图谋干涉我国统一的活动依然存在。②不正确。而①③④都可以从漫画中反映出来。
答案:D
9. (2010年广东高考预测)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实质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国家统一的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遗留问题尾大不掉
B.国内民主革命与民主改造的历史遗留问题
C.国际反华势力推波助澜
D.中央集权制度软弱无力
解析: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西藏问题是1959年民主改革的遗留问题。1959年中央在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制,达赖出走。
答案:B
8. (2009年南京二模)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
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场景,它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员会组织法》。
答案:C
7. (2009年惠州模拟)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说明了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只有B最符合题意。
答案:B
6. (2009年韶关一模)“文革”结束后,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他说: 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吸取“文革”教训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 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④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结合文革的历史教训分析即可。
答案: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